《秋海棠·木蘭花慢秋日海棠》詠秋海棠詩鑒賞
劉仙倫
漸秋空向晚,被風雨、趲重陽。正木落疏林,海棠枝上,忽見紅妝。料應妒他蘭菊,任年年、獨甚占秋光。故把春風嬌面,向人逞艷呈芳。看來畢竟此花強,只是欠些香。誚一似當年,五陵公子,卻厭膏梁。肯來水邊竹下,與幽人、相對說凄涼。只恐夜深花睡,五更微有清霜。
自唐宋以來,寫海棠的詩詞不少,但如本詞通篇以擬人手法,把海棠寫得饒有情趣,卻是鳳毛麟角。
詞的上片主要寫海棠的形象。作者并沒有象通常的詩,開頭就寫海棠的顏色特點,而是用時間(季節)和環境烘托出秋海棠的形象。起始三句從天氣寫起,點出秋海棠生長、開放的時間:快到晚秋時節,幾經秋風秋雨的蹂躪,好象是追趕著重陽佳節,把時間寫活了。實則是說秋海棠的經歷,不畏風雨的性格。“正木落疏林”,一句把秋天大自然肅殺的景象勾畫得逼似,無邊落木蕭蕭下,往日郁郁蔥蔥的樹林頓時變得稀疏,而正在此時,海棠卻逆流而上,忽然著上了紅妝!一個“忽”字,使肅殺之氣一掃而光,仿佛是天空豁然開朗,大地又燃起了生機。秋海棠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葉下面紅色,秋季開花,淡紅色。 詞人抓住了顏色的特點,直捷地突現了秋海棠的形象。 用“疏林”和“海棠枝”、在數量上形成鮮明的對照,用落葉和“紅妝”,在顏色上形成鮮明的對照。你看,海棠有多么頑強的生命力,又多么不同凡俗! 作者并沒有濃妝淡抹,只是用兩句簡單而明快的敘述語言,效果卻是突出的。之后,作者也沒有再厚施脂粉,而是通過想象,把海棠同蘭菊對比,擬出它的心態:爭芳斗妍。秋蘭秋菊同樣是秋季的花草,而且各有特長,用一“妒”字揭示了“蘭菊”的心理,反襯出海棠的高超,“憑什么讓他們年年獨占了秋天的大好時光?”所以將自己美麗的容貌,向人間顯示嬌艷,吐露芳香。“春風嬌面”,是好而美麗的容貌。
語言樸實而形象突出,是因為作者沒有靜止地去描寫形象,而是用擬人手法,在動中去表現海棠的“春風嬌面”。寫時間,用一個“趲”,寫環境,用一個“落”,寫海棠顏色,用一個“見”(現),寫蘭菊,用一個“妒”,寫海棠的心理,用“逞”和“呈”。這樣一來,把海棠和它周圍的環境寫活了,增強了氣氛,增添了情趣,突現了海堂的形象,自然增強了感染力。
詞的下片,是寫秋海棠的習性。“看來畢竟此花強”,是承上“逞艷呈芳”作的總結,與蘭菊爭芳斗妍,自然是海棠占了上風,但它也有缺點,“欠些香”。這一缺點也是秋海棠的特點,然而這特點也并非不好,反而別有韻味——“俏一似當年,五陵公子,卻厭膏梁。”“五陵公子”,“五陵”是漢代皇帝墓,漢皇帝每立一墓,都把四方富家豪族和外戚遷到陵墓附近居住,以后在詩文中常以“五陵”為豪門貴族聚居之地,“五陵公子”指富貴子弟。“誚”,是“譏嘲”之意,這里有“說句玩笑”的意思。“膏梁”,是精美的食物。“肯來水邊竹下,與幽人、相對說凄涼”。據植物典介紹,海棠喜“生陰濕地方”“有的生林下”“有的生密林下水邊”。“幽人”,是“隱士”,也可指情人。這五句的大意是:說句玩笑話,就當年的貴公子們,雖然享受著榮華富貴,卻厭倦了吃大魚大肉,厭倦了溫柔之鄉,肯于降身到水邊竹下,與情人面對面地訴說著凄涼的境遇。借打比方,把花人格化,巧妙地寫出了秋海棠的習性。“只恐夜深花睡”,是借用蘇東坡《海棠》詩中“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中的句子。后一句改為“五更微有清霜”使意境更增情趣,似在提醒著幽會的朋友們,“不要著涼”。又巧妙地點出季節的特征,也點出秋海棠的耐涼。
正如秋海棠不同蘭菊一樣,有它脫俗的高雅,這首詞在寫法上也有它不俗的特點。作者盡量避免了正面的一般描寫,而是采取了形象化的、簡潔明快的手法表現了秋海棠的形、色、性,使人在會心的領會詞中所創造的意境當中,學到了有關秋海棠的知識。所以說,這是一首很有意思的寫花詞。
上一篇:蘇軾《海棠》詠海棠詩賞析
下一篇:翁元龍《絳都春秋晚,海棠與黃菊盛開》詠秋海棠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