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海棠歌》詠海棠詩鑒賞
陸游
我初入蜀鬢未蒼,南充樊亭看海棠。
當時已謂目未睹,豈知更有碧雞坊。
碧雞海棠天下絕,枝枝似染猩猩血。
蜀姬艷妝肯讓人?花前頓覺無顏色。
扁舟東下八千里,桃李真成奴仆爾。
若使海棠根可移,揚州芍藥應羞死。
風雨春殘杜鵑哭,夜夜寒衾夢還蜀。
何從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為足。
詩人陸游在仕蜀期間,酷愛蜀中海棠,各處名花,無不觀賞,并作不少海棠詩以寄深情。因其迷戀海棠如醉如狂,故贏得“海棠顛”的雅號。詩人離蜀之后,對蜀中海棠仍是魂牽夢繞,沒齒難忘。這首《海棠歌》作于垂暮之年,傾注了詩人對蜀中海棠無限愛戀之情。
全詩十六句,四句一節,共分四節,結構相當勻稱。首四句寫詩人初見樊亭海棠的驚嘆心情,以表現蜀地海棠皆美。詩人開頭便追述:我初入蜀中,鬢發尚未花白。“鬢未蒼”,言年紀不老,閱歷不廣,觀花不多。貌似閑筆,實為下文張本。詩人接著說,當年途經南充(今四川南充市),曾在樊亭名苑觀賞海棠花。此花之美,前所未見,令人嘆為觀止。此處以樊亭代表蜀地,贊嘆蜀中海棠均美麗動人。“豈知更有碧雞坊”,此句有承前啟后之妙,既是對樊亭海棠的詠贊,又映帶出碧雞坊海棠更勝一籌。此節以自己年輕識淺,誤以樊亭海棠為最佳,映襯碧雞海棠更美。開篇引人入勝,使人急欲觀下文。雖似信筆而至,實則頗具匠心。
下四句正面寫碧雞坊海棠之美。“碧雞海棠天下絕”,為本篇題旨,也是詩人遍覽諸苑之后,所品鑒出的結論。詩人以為海棠花美,貴在以色動人。碧雞海棠為天下絕美,也主要體現在花色上。“枝枝似染猩猩血”,全詩只此一句描繪海棠之美,其余全為虛寫,足見此句珍貴。詩人在這里以濃筆重彩渲染出碧雞海棠的猩紅顏色。而且不是一枝獨秀,枝枝均是血染一般鮮紅艷麗。人們貫以美女喻花,但碧雞海棠比美女更嬌艷。紅顏翠袖,艷妝濃扶的蜀中佳麗,可謂天下無雙。但她們在此花面前,頓覺黯然失色。通過對蜀姬的揚抑,反襯出碧雞海棠艷美絕倫。形容至此,似乎登峰造極,無法續筆。但詩人尤嫌未足,在山窮水盡情況下又開新境,以四海之內的名花佳卉比襯蜀中海棠之美。這便是以下四句的內容。
“扁舟東下八千里”,以夸張之筆寫詩人遠離蜀地,去他方游賞。江南三月,桃紅李白,濃艷俏麗,人所共賞。但在看慣蜀中海棠的詩人眼中,卻認為“桃李真成奴仆爾”。說那富有青春美的桃李鮮芭,會像奴仆一樣拜倒在海棠腳下。接著詩人又發奇想:如果把蜀地海棠移植到楊州古城,那舉世聞名的楊州芍藥應該羞慚而死。此節連舉名花,反襯蜀中海棠,旨在贊美“碧雞海棠天下絕”。
最后四句,寫詩人對蜀中海棠無限愛戀深情。杜鵑為蜀地侯鳥,傳說蜀王杜宇冤魂所化,啼則流血。詩人在風雨春殘,杜鵑啼鳴的季節。常常夜夢還蜀,游賞海棠。但思暮齒殘年,盛時難再,海棠佳花,如何永賞?因而他展開想象的翅膀,希望得到不死藥方,千年萬載永遠欣賞蜀中海棠。雖為妄想,卻顯出對海棠的一片癡情。
這是一首對蜀中海棠的贊歌和戀歌,也是對他壯年蜀中生活的幸福憶念。形象地表現了詩人愛美之心和壯心不已的生活熱情。
詩人為寫碧雞海棠之美,反復以樊亭海棠,艷妝蜀姬、江南桃李、楊州芍藥進行比擬、反襯收到了極佳的藝術效果。語言清俊,天然無飾。神完氣足,詩筆煉達,是篇優秀的七言歌行。
上一篇:管鑒《醉落魄正月賞海棠》詠海棠詩賞析
下一篇:范成大《浣溪沙燭下海棠》詠海棠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