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桂花》詠桂花詩鑒賞
楊炎正
翠圍侍女擁紅幢,霞臉調(diào)朱笑額黃。
共醉東君千日酒,更翻西母九霞觴。
人間天上高低影,月下風(fēng)前自在香。
輸與廣寒宮里客,年年綠鬢賞秋光。
提起桂花,人們便會想到蟾宮香滿月輪的桂樹,想到月宮伐桂的吳剛,想到廣寒宮中的玉兔嫦娥。桂花生于人間,可它卻編織了許多美麗的神話,難怪人們要稱它仙友、仙客了。這首詠桂詩正是從“仙”字生發(fā)想象,真與幻,虛與實自然融合,盡寫其天上人間的種種芳姿、神韻、詩境美妙多彩,惹人遐思冥想。
為了更著實地牽住讀者,詩篇由真入幻,由實而虛。首二句先繪描桂花的形象:“翠圍侍女擁紅幢,霞臉調(diào)朱笑額黃。”桂花冬榮夏青,綠葉團團,開紅花者為丹桂,開黃花者為金桂。詩人描繪這些桂花,象翠圍擁紅的侍女,有的花紅如霞似少女的笑臉,有的花盤泛金,象婦女面上涂飾的額黃。這里描畫桂花盛開的美麗景象,為下面描述奇妙動人的神話作鋪墊。
關(guān)聯(lián)桂花的神話多極了,詩人先從人們熟知的桂酒展開聯(lián)想:“共醉東君千日酒,更翻西母九霞觴。”我國人民很早就切桂置酒中,浸制桂花酒。《楚辭·九歌·東皇太一》中便有“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的詩句。言桂酒似乎人人能道,但詩人想落天外,涉筆玄妙而逼真。他想象桂花被置入千日酒中,同飲用此酒的仙人東王公同醉;又想象,桂花被置入美酒,在西王母的九霞觴中翻動。神話中有西王母同東王公宴飲的故事。西王母是天界女神,領(lǐng)女仙;東君即東王公,是男神,與西王母并稱,領(lǐng)男仙。他們以精美的九霞觴斟滿中山人狄希釀造的浸著桂花的千日酒。那酒醇香甘美,飲后要醉上千日呢。這一聯(lián)展現(xiàn)出美麗迷人的仙境,桂酒被賦予神奇的色彩。聯(lián)想自然,意象優(yōu)美,用典渾化無跡,對仗十分工整,確是妙筆佳句。
下面詩人又想到桂樹的美麗傳說:“人間天上高低影,月下風(fēng)前自在香。”神話中說月中有桂樹,“高五丈,下有人常砍之,樹瘡隨合。其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xué)仙有過,謫令伐樹。”這個傳說常使人們把眼前的桂花同天上的桂樹聯(lián)糸起來,想象桂花是月中桂子落入人間而生成。如楊萬里有《月桂》絕句:“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想象頗為奇巧。本詩卻以疏筆寫意,把我們帶入美妙的境界中:月圓的秋夜,盛開的桂花,在地上描出婆娑的姿影。金風(fēng)輕拂,樹影搖曳,花香飄溢,令人遐想悠悠。于是,我們舉頭望月,又用目光在月輪上尋覓、描畫著仙桂的樹影,這時天上人間的距離縮短了,我們只覺天上人間兩棵桂花一樣的枝影朦朦、幽香陣陣……。這是詩為我們展示的境界。其實,在中秋望月之時,我們誰不曾忘情地在那金盤上找尋仙桂的樹影?這里的“影”字最富情韻,發(fā)人妙想,而在影前加上“高”、“低”二字,更增其迷離之致,而“天上”、“人間”的勾勒,“風(fēng)前”、“月下”的點染,都使這境界更為悠遠(yuǎn)動人。
最后,詩人又從天上的桂花聯(lián)想到月中仙子嫦娥:“輸與廣寒宮里客,年年綠鬢賞秋光。”月亮、嫦娥在詠桂詩中屢見,但詩人卻能避熟出新。人們都說桂花原為月中之樹,因此又稱月為桂窟、桂堂。陸游詠桂詩說:“丹葩綠葉郁團團,消得姮娥種廣寒。”明人瞿佑《紅木樨》說:“一枝擬向嫦娥乞,管取花神暗點頭。”這首詩卻說桂花是后來被送給廣寒宮中那美麗而的月神的,她年年要觀賞桂花來領(lǐng)略秋光,排遣天宮生活的孤寂。這一奇想給桂花大增異彩,因為要輸于月中仙宮,供美麗的月中嬋娟來賞玩,那它要具有何等的仙姿仙韻呢?詩以月桂作結(jié),繪出廣寒宮中嫦娥綠鬢花顏、憑倚賞桂的圖畫,牽動讀者的心魂,在神話的境界中遨游。以放為收,余韻無窮。
這首詩取材平常,但詩人妙想聯(lián)翩,落筆不凡,詩篇頗能新人耳目,給人以豐富的美感享受。作者把桂花放在種種美麗的神話傳說中來吟詠,寫了桂樹、桂酒、桂月、桂窟等含蘊豐厚,色彩迷離,發(fā)人聯(lián)想的優(yōu)美意象,仙境迭出,佳趣橫生,今人悠然神往。我們讀著詩句,不禁飄飄欲仙,恍若置身于迷人的月魄中,優(yōu)游于婆娑的桂蔭下,在心靈的感悟中,我們體味到了誘人的美……
上一篇:高文虎《人剡詠桂花》詠桂花詩賞析
下一篇:呂聲之《桂花》詠桂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