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漁家傲九月將盡,菊花始有開者》詠菊花詩鑒賞
李綱
木落霜清秋色霽,菊苞漸吐金英碎。佳節不隨東去水。誰得會,黃花開日重陽至。三徑舊栽煙水外,故園凝望空流淚。香色向人如有意,挼落蕊,金尊滿滿從教醉。
宋代著名的愛國民族英雄李綱是一位代表人民堅決抗敵的政治家、文學家。但他生逢末世,仕途多艱,雄才未展,壯志未酬,令人惋惜。他的詩篇形象鮮明生動,風格雄渾剛健。這首《漁家傲》作者觸景生情,借詠菊,抒發了詩人對故國思念的深情以及苦悶與激憤。
詞的上片從寫景入筆。描寫菊花盛開時的千姿百態。“木落”、“菊花”兩句點明了菊花開放的季節。用一組工巧自然的對句描繪出在樹木凋零的清秋之時,天氣晴朗宜人,如同黃金似的菊花漸漸開放的情景。一個“霽”字把菊花耐寒凌霜的性格刻畫出來,“吐”字、“碎”字更把菊花那種金黃嬌嫩、逸韻高標、灑脫異常的形象渲染得活靈活現,可見作者體物之精細,用筆之簡煉。美好的節日不會隨著時令流逝,當人們正在欣賞菊花盛開的奇容異色時,正值九月九日重陽佳節,看到秋菊盛開,迎風搖曳,紛披四野的美景,實在是令人神往。作者詠菊用詞簡潔、形象、渲染出秋色的凄涼,寄寓了作者身處際遇之感,為下片的抒情作了充分的鋪墊。
下片,著重抒發憂國傷懷之情。回想起舊日栽菊的故地更有一番感慨,作者在煙霧籠罩之中佇立,向遠處凝望故園,面對著失去的國土,只有默默的流淚,這種慷慨悲涼的思鄉懷土的愁怨是作者由景入情的自然的心理感受。特別是看到菊花的香色依然如故,國土易人,更使作者沉浸在回顧過去,思戀往事的愁緒之中,濃烈的感傷之情達到了高潮。用一句“挼落蕊,金尊滿滿從教醉”作結,使作者的痛苦之情得到解脫。將落下的菊花花蕊揉搓入酒,把金尊斟滿,開懷暢飲,尊尊皆干,點滴不剩,沉醉于菊酒之中。以此寄托熱愛鄉梓之情。
古代每逢重陽佳節,登高賞菊,飲酒賦詩,是最易引起人們添愁感傷之事。作者此時“傷時多故,未做救民方召”(李綱《蘇武令·塞上風高》)的悲憤和失望之情沉積胸中,看到象征著無畏、倔強和堅貞的菊花,聯想到南宋王朝的局勢更令作者寒心,有志之士才能受到壓抑和阻塞,不得發揮,內心激情難以渲泄,只得用“金尊滿滿從教醉”來抒發郁結于內心的憤懣,來表現作者對現實的抗爭,因此我們能從那一醉方休的背后,體味出作者隱藏著無盡的感傷和酸楚。
這首詞飽含著作者對國家的一片癡情,風格悲涼豪壯,氣氛清冷闊遠,意境深沉,格調剛毅,體現出作者仰慕菊花高風亮節的心志。
上一篇:朱敦儒《鵲橋仙十月黃菊》詠菊花詩賞析
下一篇:劉禹錫《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謝偶書所懷見寄》詠菊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