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見識中尋找機遇
一個人的智慧水平與他的經歷是有直接關系的,同時,一個人的見識又直接影響其做事的方法和門道。世界是光怪陸離的,社會是紛繁復雜的,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做自己的事業,取得成功,就必須有獨到的眼光,而眼光之高遠必須基于見識之不凡。
俗話說“遠見卓識”“站得高,看得遠”。這都充分說明了見識的重要性,也說明一個人的成功與其見識的高低是分不開的。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任何問題的發生,禍福的降臨,總會有預兆。見識高的人總是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通過問題的蛛絲馬跡看到問題的全貌,從問題的苗頭看到問題的發展趨勢。而見識低、看問題淺薄的人,只能停留在表面現象上,被問題的表象所蒙蔽。所以,世人都說:經得多,才能見得廣。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思想水平和智慧水平與他的經歷是有直接關系的,同時,一個人的見識又直接影響其做事的方法和門道。船王包玉剛進入船運業的時間是1955年,當時他用20多萬元買了一條風吹浪打28年的舊船——“金安號”。這一驚人之舉遭到了幾乎所有親友的強烈反對,因為船運業不僅需要龐大的資金,而且風險極大。但是,包玉剛力排眾議,毅然投身船運業。因為,他看到了在香港經營船運的巨大潛力。
香港有天然的深水泊位和充足的碼頭,平靜的海面為國際貿易提供了可靠的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世界經濟復蘇,各地的貿易往來增多。“船運是最廉價的一種運輸方式,必將大有作為。”包玉剛堅定地認為。
正是這種高瞻遠矚的見識讓包玉剛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到了1978年,經過20多年的苦心經營,包玉剛已擁有50多條船,組成了具有2000萬噸運輸能力的龐大船隊,榮登世界船王寶座。但就在他登峰造極之時,包玉剛又做出了令全球驚訝的決定:減船登陸!因為他又以極其敏銳的眼光,預見到世界性的船運衰退即將到來。于是,他當機立斷,及時賣掉了相當部分的船只,這使他順利地逃過了后來船運大蕭條的災難。
實行“減船登陸”戰略大轉移的這一仗,堪稱世界商戰史上的經典之作。他以超人的眼光,斥資23億元之巨,導演了精彩絕倫的九龍倉收購戰,拉開了在港華人中資挑戰英資的歷史序幕。包玉剛的這場收購戰,在中華商界廣為傳頌,可謂經典。
商家的眼光首先是要準,也就是要在茫茫商海中準確發現既適合自己去做,又能夠給自己帶來利益的項目;第二是要遠,也就是不能總盯著一門一行,不能把眼睛放在眼前利益上,而是要在變幻莫測中看準大方向,心中有“定盤星”,這樣,經營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被譽為“經營之神”“塑膠大王”的王永慶是20世紀臺灣私營企業的佼佼者,是著名的石化工業界的“霸主”,他對時代趨勢的把握十分準確。1986年,臺塑集團總營業額已達到新臺幣14億元。王永慶領導的臺塑發展到今天石化工業霸主的地位,沒有相當的遠見是不可想象的。一些企業在不景氣的時候都以壓縮投資、減少生產來擺脫困境,而王永慶卻有超人的氣魄,與眾不同的見解。他說:“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可能也是企業投資與擴展計劃的適當時機。”在臺塑建成初期,生產的PVC塑膠粉賣不動,主要原因是客戶對臺塑產品的質量不了解,所以造成產品積壓。而王永慶卻以過人的膽識和遠大的經營策略,不僅不退縮,反而擴大生產能力,日產量由原來的100噸增加到200噸,實現了規模生產,使生產成本大大降低,銷售價格也隨之下降。這一來,產品不僅沒有積壓,反而銷量大增而且很受歡迎。
1980年,美國石化工業普遍陷入低谷,許多石化廠因此關閉停產。而王永慶這時卻偏偏到美國投資建石化廠,同時還買下兩個石化廠、幾個PVC加工廠。王永慶這一招確實又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令他的同行們羨慕不已。
機遇對于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它。王永慶不但見識高遠,而且具有敢為人先的勇氣和魄力。他善于審時度勢,敏銳地把握市場機遇,敢于決策,善于決策,因此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雄偉;不臨滄海,不知海之博大。越是情況紛繁復雜,越能顯現出一個人見識的高低來。見識低的人,在紛繁復雜的情況下,會搞得焦頭爛額,手足無措;而見識高的人,對復雜的情況游刃有余,應對自如,而且能從中看到潛在的機遇,迎來成功的曙光。
上一篇:在你最熱愛的事上,最易激發靈感
下一篇:堅持做獨特的自己,活出青春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