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散思維讓你看到更廣闊的天空
在思考的過程中,并不是只存在一條道路,對客觀事物要向相反的方向分析、思考,運用逆向思維方法,有時能夠起到出奇制勝的獨特效果。
正向思考是每個人都具備的思考模式,但逆向思維是許多人沒有注意到的,這就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思維水平出現了差距,正向思維反映了人的正常思維,而逆向思維在一定程度上會給人一定的啟示,從而對探索新方向起到很大的推進作用。
逆向思維作為一種重要的創新思考方法,有著廣泛而顯著的實用意義。對待某些特殊問題,如果你不滿足于只是重復別人的思路,而是努力尋求更廣闊的思維空間,想有新的突破、新的創造,那就有必要按照非常規思路,也就是用逆向思維去重新考察問題。華羅庚是世界著名的數學家,他的成就遍及數學領域的很多方面。他之所以取得這么大的成就,與他極強的逆向思維能力是分不開的。
華羅庚對任何事物都敢于提出質疑,對人們公認的現象、天經地義的事理、權威人物的高論,敢于持懷疑,甚至批判的態度,從不輕易盲從。華羅庚人生的最大轉折就得益于他的逆向思維。
1929年,已經對數學有濃厚興趣并開始了初步探索的華羅庚,雖是個初中畢業生,卻對蘇家駒在某刊物上發表的論文提出了質疑,并撰文予以更正。從此踏上了一條通往數學殿堂的征途。所以,著名數學家王元后來評論道:“華羅庚的這篇文章,對他的個人命運是決定性的。”逆向思維是超越常規的思維方式之一。按照常規的創作思路,有時我們的作品會缺乏創造性,或是跟在別人的后面亦步亦趨。當你陷入思維的死角不能自拔時,不妨嘗試一下逆向思維法,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式,反其道而行之,開辟新的境界。
“多一只眼睛看世界”,打破常規,向事物的相反方面看一看,遇事反過來想一想,在側向——逆向——順向之間多找些原因,多問些為什么,多幾次反復,就會多一些創作思路。在創造活動中,運用逆向思維方法,在人們的正常創意范疇之外反其道而行之,有時能夠起到出奇制勝的獨特效果。王永志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年輕時曾以創造性思維解決了我國第一枚火箭發射的關鍵問題,受到科學家錢學森的賞識。
那是1964年6月29日,王永志大學畢業后第一次走進戈壁灘,執行發射我國自行設計的中近程火箭任務。試驗發射時,火箭射程不夠。專家們都在考慮,怎樣再給火箭肚子里添加點推進劑,無奈火箭的燃料貯箱有限,無法再添進燃料。正當大家絞盡腦汁想辦法時,一個高個子的年輕人站起來說:“火箭發射時推進劑溫度高,密度就要變小,發動機的節流特性也要隨之變化。經過計算,要是從火箭體內泄出600公斤燃料,這枚火箭就會命中目標。”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這個年輕的新面孔上。提出此見解的是在座軍銜最低的中尉王永志。有人不客氣地說:“本來火箭射程就不夠,你還要往外泄?”于是再也沒有人理睬他的“不合理”建議了。王永志并不就此罷休,他想起了坐鎮酒泉發射場的技術總指揮、大科學家錢學森。于是在臨射前,他鼓起勇氣走進了錢學森的住所。當時,錢學森還不太熟悉這個“小字輩”,可聽完了王永志的意見,錢學森眼睛一亮,高興地喊道:“馬上把火箭的總設計師請來。”錢學森指著王永志對總設計師說:“這個年輕人的意見對,就按他的辦!”果然,火箭泄出一些推進劑后射程變遠了,連打三發火箭,發發命中目標。
當火箭射程不夠的問題出現后,王永志面對問題的思維方式與別人不同,他從反面去思考,認為減少燃料能增大射程,這是出人意料的想法。然而,這看起來違背邏輯的想法居然解決了難題。從思維方式看,這是創造性思維的應用。顯然,從事創造性活動離不開創造性思維的應用。借助創造性思維,人們可以對事物的發展進行前所未有的思考。
逆向思維需要的是反過來想,突破順向思維的邏輯模式,獲得突破性的效果。我們學習逆向思維方法就是要形成一種觀念,即在思考的過程中,并不只是存在著一條明顯的思維道路,對客觀事物要向相反的方向分析、思考,這樣可以改變傳統的立意角度,產生全新的見解。
上一篇:及時得到反饋,才能加強自控力
下一篇:只有想不出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