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開始難,不開始會更難
年輕人走入社會謀生,就是一個新的開始,但是對大部分人來說,往往也是被動的開始。
年輕人從校園進入社會,開始接觸新的圈子,新的價值觀念,不得不更新他們的做人的原則和做事的方法。面對這些種種新的開始,很多人無所適從,因為很多人和事,與他們想像中的不同甚至是相反。
對于家境一般、社會資源匱乏的年輕人來說,在社會中每一個開始,都是非常艱難的。他們的開始,不是零,而是負。他們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承擔著高額的生活成本,忍受著人為制造的種種不公平。
他們為什么會這樣?很簡單,他們為父輩沒有及時開始埋單。
我們的父輩年輕時,只要他們稍微努力,幾乎都有收獲。譬如好好讀書,畢業就能有一份工作,工作時勤奮努力,就能混個一官半職;即使他們沒有上大學,在改革開放之初資源還沒有被分割、壟斷的時候,下海經商,即使做小買賣,現在身價也過百萬;總之,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們的父輩無論做點什么,都比按部就班、無所事事的要好。遺憾的是,我們的父輩什么都沒有做。
這就好比在一片荒地上,我們的父輩都有開墾的機會和權利。別人的父輩不辭辛苦,揮鎬如雨,把荒地變成良田,并在上面種糧栽樹;我們的父輩懼怕開荒的艱難,躺在荒地上睡大覺。
荒地就那么大的面積,別人父輩占得多,我們父輩就占得少;別人父輩占了全部,我們父輩就是一無所有。
當我們來到這片過去的荒地、現在的良田時,看到的是我們父輩衣衫襤褸,連基本的生存都困難,可憐兮兮地成為弱勢群體,連子女上學的學費都交不起,更不說為子女的成長、發展提供支持。
我們看見的,還有他人從父輩栽種的果樹上,心安理得、理直氣壯地摘下甜美的果實,而我們卻無荒可開,無地可種。只能幫著別人種地或者摘果子,獲得有數的辛苦費。
我們的父輩沒有及時開始,耽誤了自己,也耽誤了我們。他們難,我們更難。如果我們因為難而不去開始做點什么,那么我們的后輩將比我們還難。
在人生的旅途中,很多時候,我們就像我們的父輩,因為習慣重復拒絕改變,拒絕新的開始。
誠然,開始難,然而不開始必將更難。對于父輩來說,開始也許意味著斷送一時的自由,一時的穩定,但是不開始,就將意味著在社會資源爭奪戰中,一無所有,一無所獲。在日后資源、資本的競爭中,讓子女處處被動,時時埋單。
對于人生來說,任何新的開始,也許意味著一段艱難的歷程,一場艱苦的奮斗,但是不開始,則會意味著一生艱難的歷程,一生艱苦的掙扎。不要因為開始難,就不去行動。早開始早行動,問題就能夠得到更好的解決,生活就能夠得到更早更好的改變。如果不開始,那么問題就永遠得不到解決,生活就永遠得不到改善,未來的人生就會更加艱難。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句話出自《孟子告子下》,流傳至今,印證了師傅的“成功之路”。在寺廟里,安逸的生活中,徒弟永遠只會問“怎樣才能成功”,不會采取行動,而在艱難的旅途中,在瀕死的危機中,他才不得不行動,去尋找成功之路。所以,所有的成功,難就難在開始,然而,開始難,不開始更難。
生活中,人人都想成功,然而,很多人都卻“希望成功”,而不是“實踐成功”。只有那些認準了目標,認定自己必須成功的人,才會不顧一切的迅速開始,才會背水一戰奮力拼搏,把困難看作磨礪,把壓力視為動力,向著目標勇往直前。
盡管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目標,有理想,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開始行動的勇氣。一般來說,成功者都是“野心家”,其追求成功的期望遠遠比普通人要強烈得多。正是這種強烈的期望,促使他們及時開始,及時行動。
心理學家曾分析過,不同的“期望強度”,會產生的不同的行為結果。
如果你不想要,當然就得不到。
如果你有點想要,那么你可能很快就會忘記自己曾經這樣想過,當然也得不到。
如果你的確想要,那么對你來說,得到最好,得不到也就算了。于是,如果萬事順利,你就去努力,如果遭遇困難,你可能就會退縮。這種情況下,十有八九得不到。
如果你很想要,決心仍然不夠,覺得自己需要靠運氣,認定只要努力了,得不到,也對得起自己了。結果就是,運氣好就成功,運氣不好就失敗。
如果你非常想要,然而意識中還有一絲放棄的念頭,就很可能在最困難的時候放棄,而成功卻往往由此決定。99%和100%的差別不是1%,而是100%。
如果你一定要,并且不惜任何代價,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那么你就會及時開始,雖然失敗的后果可能很嚴重。但是為了成功,你會千方百計想辦法、不惜付出巨大的代價。那么成功的概率就是最大的,絕大多數“一定要”的人,是會獲得成功的。
所以,如果你要想成功,就得認定自己“一定要”,然后立即開始。開始難,不開始更難。如果你畏首畏尾,遲遲不去開始,那么等待你的,就是歲月的流逝,萬事的蹉跎。開始看起來很難,可如果你遲遲不開始,那么等待你的未來,必將更難,就像本節開頭的那些老鼠,最終瀕臨滅絕。
曾經有一位母親,兒子在早晨上學的路上遭遇了車禍。母親趕到醫院時,醫生皺著眉頭對母親說:晚上6點之前,必須湊齊20萬元手術費,晚于今晚6點動手術,你兒子的性命就難保了。20萬元,對于這位普通女工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這位母親,能做的就是四處借錢。可一天內借到20萬元,對她來說,就像登天一樣難。可是,為了救自己的兒子,她沒有時間多想,沒有時間發愁,只能東一家西一家,敲門去借錢,她給人下跪,四處哭求。她的一片愛子之心,終于感動了大家。街坊鄰居當然知道,錢一旦借出,歸期遙遙,可誰忍心看他們母子從此陰陽兩隔?于是,大家紛紛借錢給這位母親。到晚上6點之前,這位母親真的借到了20萬元。這看起來天文數字一樣的20萬元,真的就被母親借到了。
其實,人世間,真的沒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只要你開始去做,雖然開始艱難,過程艱辛,但是只要你開始了,就有可能成功。
所以,趕快給自己一個行動的目標,現在就開始吧。今天就行動,只有今天,才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唯一可以把握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唯一可以用來超越對手,超越自己的一天。希望永遠都在今天,希望就在現在,不要再把希望寄托在明天,因為未知的明天,會使我們的行動更加艱難。
上一篇:開始總是很舒服的,最終常會讓你沉淪
下一篇:開心地活著,因為我們會死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