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榮”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柳宗元的詩中,“為農(nóng)信可樂,居寵真虛榮。”《辭海》上對它的解釋是,表面上的榮耀、虛假的榮譽。虛榮是一種極為普遍的心態(tài),是過分自尊的表現(xiàn),是為了取得榮譽、引起他人關(guān)注而表現(xiàn)出的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這與一個人對待得失的心態(tài)休戚相關(guān)。
虛榮往往是內(nèi)心脆弱的表現(xiàn),與過于關(guān)注自身的得失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虛榮很容易讓人迷失自己,也是許多人獲得簡單生活和快樂生活的最大障礙。虛榮的人一直在別人的眼光中生活,幸福也好,痛苦也罷,都是別人眼里的。一句話,他們?nèi)康纳钅繕?biāo)就是一定要比別人好。他們非常看重生活中的得失,認(rèn)為自己的得失會影響別人看待自己的眼光、對自己的態(tài)度等,他們是一群活在別人眼里的人。
在虛榮的人眼里,工作要比別人好、工資要比別人高、人脈要比別人廣、升職要比別人快、衣服要比別人貴、房子要比別人大、吃的要比別人講究、用的要比別人高檔、男朋友或女朋友要比別人的帥氣或漂亮……然而,要想樣樣都比別人好,就必須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于是,他們往往對什么事情都很上心,什么事情都想得第一。最后,終于在沒完沒了的攀比和較量中失去了閑暇和輕松,心情越來越緊張、焦躁,感覺越來越累,快樂越來越少,最后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憊、苦不堪言。
的確,虛榮可以讓我們榮耀一時,但是被虛榮之心蒙蔽的人,必然會在未來付出比現(xiàn)在多十倍、甚至百倍的代價。莫泊桑的《項鏈》描寫了這樣一則故事。
瑪?shù)贍柕率且粋€出身貧窮卻異常美麗的女子,她認(rèn)為美麗的女子生來就是和城堡、王子、香水、珠寶相匹配的,然而命運卻捉弄了她,讓她嫁給了一個小職員。成為洛阿賽太太的她仍然對貴夫人的生活心馳神往,渴望自己能夠光鮮亮麗地出席晚會,成為全場最美麗的女人。
終于,機會來了,她和丈夫要去參加公共教育部長和夫人舉行的晚宴。為了滿足自己的表現(xiàn)欲,洛阿賽太太買了新衣服,畫了精致的妝容,還特意從她朋友福萊斯蒂太太那里借來了一條鉆石項鏈。一切準(zhǔn)備就緒,只等著晚會的時候大放異彩。果然,她成為晚會上最出眾的女人。晚會結(jié)束后,她仍陶醉于被人仰望的愉悅之中,久久不能自拔。當(dāng)她對著鏡子卸妝時,赫然發(fā)現(xiàn)脖子上的鉆石項鏈不見了,怎么找也找不到。
后來,她和她的丈夫用了整整10年的時間才掙夠了賠償這條鉆石項鏈的錢,而那晚光彩照人的洛阿賽太太卻早已變得蒼老憔悴。
瑪?shù)贍柕聻樘摌s賠上了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的幸福,以這樣慘重的代價所換來的一時榮耀值得嗎?答案顯而易見,非常不值。其實,虛榮的人生是悲哀的。人生很短,真正屬于自己的快樂更是稀有資源,為什么還要為了迎合別人而累了自己呢?為什么不能為了自己真實而完全地活一次呢?而且,人的價值是由實力決定的,并不能靠作秀來實現(xiàn)。
有一次,法國前總理朱佩視察某地,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在整個采訪過程中,他一直拎著個超級市場的購物袋。但是,他并沒有因為拎著購物袋而變成被人瞧不起的人,總理還是總理;同樣,一個罪犯不會因為西裝革履就變成總理。身份不是由派頭決定的。
心理學(xué)家認(rèn)為,虛榮心與戲劇化的人格傾向有關(guān)。愛慕虛榮的人外向、易沖動、反復(fù)善變、做作、情感反應(yīng)強烈,但缺乏真實的情感;在與人交往中,喜歡突出自我,經(jīng)常會煩躁不安。并且,愛慕虛榮的人大都有自卑或心虛等深層的心理缺陷,他們竭力追逐浮華是為了掩飾心理上的缺陷。此外,虛榮心理往往與很重的得失心相伴隨,一個人越是在意自身的得失,越是虛榮心強。
一個追求真善美的人,是不會采用不正當(dāng)?shù)氖侄蝸盱乓约旱模彩遣粫惶撁鄣摹M向去與他人比較,心理很容易失衡,越比越虛榮。因此,一定要比就跟自己的過去比,看看是否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好。
總之,要想克服虛榮心,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得失心,一個人只有不過分在乎自身的得失榮辱,也才能不在乎他人的眼光,也才能擺脫虛榮心理。一位名人曾經(jīng)說過,“你是活在別人眼里,還是活在自己心里?”如果你想做一個活在自己心里的人,那么就要從此刻開始放下得失心,唯有這樣你才能遠離虛榮心。
上一篇:放下得失心,遠離欲望和誘惑
下一篇:放下得失心,讓貪婪無處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