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視角,不一樣的人生
有時成敗只在于一個思路的轉變。正常模式行不通的時候,不妨采用逆向型思維模式。
靈活掌握,隨機應變,這頭不通走那頭,從而開啟成功之門。人的思維方式從大的方面講有兩種:一種是順向思維,也可以理解為傳統思維;一種是逆向思維。在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是順向思維。按一般規律辦事,按傳統方式處理事情,這些都屬于順向思維的范疇。其實,逆向思維并不是違背客觀規律的。在經濟活動中,我們有些傳統的思維方式,實際上并不符合經濟規律。在科技攻關過程中,更需要標新立異的創造性思維,不能循規蹈矩,跟在別人后面。
循規蹈矩的思維和按傳統方式解決問題容易使思路僵化、呆板,擺脫不掉習慣的束縛,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司空見慣的答案。其實,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由于受過去經驗的影響,人們容易看到熟悉的一面,而對其他面卻視而不見。逆向思維能克服這一障礙,往往出人意料,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我們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的吸塵器已問世整整100年了。為了有效地清除令人討厭的灰塵,人類很早就開始了對除塵設備的研究。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用“吹”的方法,即采用機器把灰塵吹跑。
1901年的一天,在倫敦某個火車站舉行了一次新式除塵器的公開表演。這種除塵器,就是把灰塵吹跑。當“吹塵器”在火車車廂里工作時,灰塵到處飛揚,使人睜不開眼、喘不過氣。當時參觀者中有一個叫赫伯·布斯的技師,他突發奇想:吹塵不行,那么反過來吸塵行不行?他決定試一試。回家后他用手帕蒙住口鼻,趴在地上用嘴猛烈吸氣,結果地上的灰塵都被吸到手帕上來了。試驗證明,吸塵的方法比起吹塵來要高明得多,于是,帶著灰塵過濾器的負壓吸塵器便誕生了。
在一般情況下,人們是按照常規的思路思考問題的,這樣比較經濟、有序、保險。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常規思維造成的思維定勢會束縛人們的思路,影響人們的創造性。當你走投無路的時候,為什么不倒過來想一想呢?我們知道,有很多商業機會,有時我們從正面去做,反而做不成,那我們不妨從側面,去挖掘它的客觀價值和派生價值,往往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由此可以看出,順向思維、傳統思維,并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是科學的、正確的思維。在有些情況下,順向行不通了走走逆向,從這個方向思考找不到答案再從相反方向想一想,沒準會獨辟蹊徑,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18世紀的法國,土豆種植有很長一段時間得不到推廣。醫生們認定它對健康有害;農學家斷言,種植土豆會使土壤變得貧瘠。法國著名農學家安瑞·帕爾曼切曾吃過土豆,覺得土豆是一種很好的食品,于是決定在本國培植它。可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沒能說服任何人。面對人們根深蒂固的偏見,他一籌莫展。后來,帕爾曼切決定借助國王的權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1787年,他終于得到了國王的許可,在一塊出了名的低產田上栽培土豆。
帕爾曼切發誓要讓這不受歡迎的“鬼蘋果”走上大眾的餐桌!他耍了個小小的花招——請求國王派出一支全副式裝的衛隊,白天晚上輪流值班對那塊土地嚴加看守。這異常的舉動,撩撥起人們強烈的偷窺欲望。周圍的農民無不好奇,不斷地趁著士兵的“疏忽”而溜進去偷土豆,小心翼翼地把偷來的土豆拿回去研究,種在自家地里,精心侍弄,看到底有何不同。
哨兵對周圍農民偷土豆的情況,表面上似乎嚴禁,實際上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周圍農民種的土豆獲得豐收之后,所謂的“鬼蘋果”的優點也就廣為人知了。
就這樣,通過這個巧妙的主意,土豆在法國普及開來,很快成為最受法國農民歡迎的農作物之一。土豆食品也昂然走進了千家萬戶。
逆向思維能使思維更加靈活,且找到更多解決問題的途徑。逆向思維的價值是它對人們認識的挑戰,是對事物認識的不斷深化,并由此而產生原子彈爆炸般的威力。我們應當自覺地運用逆向思維方法,創造更多的奇跡。
上一篇:一年有四季,青少年的情緒有周期
下一篇:不買衣服難受,如何斷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