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的,選擇放棄
懂得放棄是智慧的選擇
一天,媽媽正在廚房里做飯,忽然客廳里傳來4歲兒子的聲音:
“媽媽!快來幫我呀!”
媽媽不知出了什么事,忙跑到客廳。她發現兒子的手卡在花瓶中了,兒子痛得哇哇叫。
媽媽想幫兒子將手從花瓶中拉出來,可試來試去就是不行。看著兒子流淚的小臉,媽媽心疼壞了,馬上找來錘子,小心地把花瓶敲碎了。

兒子的小手終于出來了,媽媽發現原來兒子的小手一直攥著呈拳頭狀,難怪無法從花瓶口拿出來。
媽媽輕輕掰開兒子的拳頭,卻驚訝地發現在兒子的小手心里躺著一枚5分錢的硬幣。
她忍不住問兒子:“你怎么不把手松開,放下硬幣呢?那樣你的手就可以出來了!”
兒子卻理直氣壯地回答:“媽媽,花瓶那么深,我怕一放手,它就跑掉了啊!”
媽媽哭笑不得。因為為了這一枚5分的硬幣,她不得不敲碎了價值3萬元的古董花瓶。
這個故事聽上去可笑,但笑過之后卻不由得感嘆,這種現象也經常在成人身上發生。很多人將手中的成就、權力、利益、面子、學識……抓得太緊,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手,最后卻因小失大,甚至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懂得放棄是一種智慧。為了達到目標,我們必須學會放棄一些誘惑,學會控制個人的欲望。人生的許多東西都是多余的,得到你該要的、該有的就夠了,剩下的不如淡淡地忘掉。舍棄了過多的累贅,你豁然開闊了眼界將會發現人生中更多更美的風景,而你也就學會了在簡單的生活中尋找快樂。
印度圣雄甘地乘火車外出。他剛剛踏進車門時,火車恰好啟動了。甘地的一只鞋子不慎掉在了車門外。
就在這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甘地非但沒有流露出絲毫惱怒,反而麻利地脫掉腳上的另一只鞋子,朝著第一只鞋子的方向扔了過去。周圍人都好奇地湊上來,問甘地這樣做的原因。甘地笑著說:“反正我已經丟了一只鞋子,剩下的這只已經沒用了。不如也放棄它,讓它和丟掉的那只湊成一對。這樣,撿到兩只鞋子的人就能繼續穿它們了。”
多么美麗而富有智慧的放棄!一旦發現自己無法擁有,就主動去成全別人。如此平撫了自己的心情,也送出了一份愛和關懷。這就啟示我們,當不放棄的固執毫無意義,而放棄可以讓別人獲得更多時,我們應選擇智慧地放棄。這時我們會發現,這種放棄是一種真正的超越,一筆寶貴的財富。
上一篇:小鹿和鱷魚
下一篇:心理學家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