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的半碗米
每逢過年的時候,爺爺總能收到一張匯款單。小時候我特別好奇,老是問爺爺是誰寄錢來,爺爺總是神秘地一笑。長大了,我才了解了這些匯款單背后的秘密,原來竟是因為一碗米。
那是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家家都斷糧斷炊,能吃的東西都吃完了,大家竟吃起了石灰面,雖然擋住了暫時的饑餓,但很多人卻水腫而死。那時候,我爺爺在鎮上的農機廠上班,屬于國家的重要部門,所以分到的糧食就比較多。但盡管如此,因為家里孩子比較多,那點糧食也是捉襟見肘。開始時奶奶精打細算,在白面里摻些粗糧野菜還能勉強度日。但后來災荒越來越嚴重,爺爺廠里的糧食也不能按時按量供應了,一家人幾乎揭不開鍋了。
禍不單行,三叔那時得了肺炎,生命危在旦夕。醫生建議多給他吃點東西,說不定可以抵擋一陣。于是在奶奶的苦苦哀求下,從不求人的爺爺向廠里伸出了手。幾番周折,廠里給了他一碗米,這也是從很多工友的牙縫里擠出來的。
爺爺千恩萬謝地端著米回家了。走到半路,爺爺被同村的一個婦女攔住了:“大哥,求你救救我家大梁子吧,他餓得快不行了,我只有這么一個兒子啊!”
端著那碗米,爺爺為難了,家里也有幾張嘴等著呢。看著婦女苦苦哀求的眼神,爺爺的心軟了。他跟著婦女到了她家,看到她唯一的兒子躺在床上,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了,眼睛半閉半睜,嘴里不停地呻吟著:“餓,餓,媽媽,我要吃,吃……”
爺爺不忍再看下去,他把米扒拉下了一半,就頭也不回地走開了,背后,孩子的媽媽千恩萬謝。
爺爺拿回家的半碗米,救了三叔的命。而那半碗米,也救了大梁子的一條命。這半碗米,他們吃了許久,后來政府的救濟來了,他們又抵擋了一陣子。
后來,大梁子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以后,就留在當地的城市工作。他永遠牢記著母親的遺言:半碗米,要用一生去還。雖然這不是錢的事,但他在自己不能親自孝敬的情況下,希望能用錢來給爺爺一點回報,所以就有了年年風雨無阻的匯款單。
心靈感悟
富有時期的一袋米都算不了什么,但關鍵時刻,一碗米就是幾條命。緊要關頭施舍半碗米,這不僅僅是善良,更是一種博大的仁愛!
上一篇:換個角度看,現實也快樂
下一篇:有責任心的人不會永遠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