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學會揣摩對方的心思
在生活中,要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對問題進行換位思考,然后選擇對方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與之交流,這樣會更容易實現融洽的溝通。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就是在你不清楚他人內心的真實想法時,你身臨其境地把自己當成對方去設想一下,設身處地地想象一下你自己若是對方會怎么做。人的想法和需求往往是由其身份和所處的環境決定的。進行換位思考,人可以更好地理解對方的需求,從而促成彼此之間的有效溝通。
王老師在課堂上總能用最有效的方式讓學生們理解新學的知識。她說:“我沒有什么秘訣,學生們喜歡聽我講課,是因為他們對我講的課感興趣。我總是這樣問自己:‘如果我是學生,我最希望老師怎么講課?’我在這個問題的思考上所花的精力,要比我在熟悉教材、進行備課上所花的精力多得多?!?/p>
你是否發現,王老師用了一個詞“如果”?如果說王老師講課有過人之處,那就是他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我們如果不知道如何使別人感到高興的話,不妨設想一下:“假如我是他,我希望別人怎樣做,我才會感到愉快?”我們若是不知道怎樣使別人喜歡自己的話,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我是他,我會對什么樣的人產生好感呢?”在與人交往時,凡事多問幾次“如果我是他,……”,那么我們就不難了解對方的想法了,也會比較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
除此之外,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人都不可避免地會碰到別人給出難題的情況,這時候人也可以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如何“以其矛攻其盾”,給對方出乎意料的回擊,來輕松化解自己的尷尬。
有一次,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訪美時,一位反對他的美國女議員對其進行攻擊:“若我是您的妻子,我就會在您的咖啡里下毒藥。”面對這樣的挑釁,丘吉爾并沒有勃然大怒,而是不露聲色地回答說:“若我是您的丈夫,我一定會喝下這杯咖啡。”
還有一次,由于在二戰期間,丘吉爾曾多次發表演說,主張與蘇聯共同抵抗德國納粹的侵略,在記者發布會上,一位記者尖聲問道:“您為什么要替斯大林說好話?”這個問題涉及兩個不同體制的國家,對此,丘吉爾從容地回答說:“假如希特勒侵略地獄,我也會為閻王爺說好話的?!?/p>
從上述兩個例子中能夠看出,丘吉爾的高明之處在于他沒有直接闡述自己的觀點,而是換了個角度思考問題,以巧妙的回答對“攻擊者”予以回擊,既不失幽默,又耐人尋味。可見,換位思考,可以讓自己的說理更為充分、有力,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更有效果。
理解了換位思考的說話藝術,下次,當有人對你大發雷霆而你很難接受,正準備與他爭論一番前,不妨在內心問一下自己:“我對他生氣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我是他,我會怎么說、怎么做?”這樣換位思考之后,也許你就會改變主意。反過來,當你準備因為對方的錯誤對其嚴厲指責時,你最好也先仔細想想:如果換成是我,就一定能比他做得更好嗎?一個人若是能夠做到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就能夠以更好的方式與別人進行交流,也更能得到別人的認同和尊重。
上一篇:挑戰“不可能”,才會有“可能”
下一篇:提升自我,做有魅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