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生活中的快樂
那是在幾年前,我和一位朋友結伴到德國南部的一座小城旅行。當我們路過一家雜貨店時,我的朋友忽然停住腳步,指著樓上一間房子說:“你知道嗎?大數學家愛因斯坦就誕生在這間簡陋的小樓里。”
那天下午,我去拜訪了愛因斯坦的伯父,但是他并沒有告訴我愛因斯坦有任何不同于常人的才能,這讓我感到很失望。相反,他卻饒有興致地對我講述愛因斯坦小時候的愚蠢:舉止遲鈍又怕羞,連話都說不清楚。
愛因斯坦的父母憂慮他的智能不及平常人,學校里的教師也對他搖頭表示絕望,叫他是“笨蛋”,認為還是讓他退學為好。可是無論如何他們也想不到,就是這么一個奇笨無比的孩子,竟被全世界公認為當代杰出的聰明偉人、古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我翻遍了人類史冊,像愛因斯坦這樣的“笨人”也能著名于世界的,確實為數不多。這也著實讓人不可思議。最值得驚異的是,以一個“數學教授”的地位,竟能如此揚名中外,成為全球報刊的重要資料。
以“科學家”身份,竟能像拳王喬·路易般聞名遐邇。說出來誰會相信?但這畢竟是誰也不可否認的事實啊!當時,愛因斯坦的名字雖早已“紅得發紫”,可是他自己卻心如止水,直到后來他才突然“發覺”了,在答復新聞記者的詢問時還說成名得連他自己都莫名其妙!
對愛因斯坦來說,沒有一件事物可使他過分喜愛,也沒有哪一種事物使他過分厭惡。我們只能從他的“相對論”學說中領悟到這位大數學家古怪思想的一部分。
大多數人所迫切追求的名聲、富貴或奢華,他都看得非常淡。據說有一次,某艘輪船的船長為了優待愛因斯坦,特地讓出全船最豪華的房間等候他,誰想到竟被他拒絕了。他不愿意享受這種特別優待,而情愿在最下等的船艙里休息。
愛因斯坦的貢獻有目共睹,德國政府為了表示對他的厚愛和欽敬,在他過50歲生日時,為他在普斯丹城精心建造了一座半身銅像,另外還贈送他一所精致的住宅和一艘小游艇。
然而,不幸得很,愛因斯坦被迫流亡國外。有一段時間住在比利時,他的財產全被充公,他的家門被上了鎖,而且還有一位警探每夜睡在他的床邊,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他是猶太人!
后來,美國紐約普林斯頓大學聘請他去講學,為了避免新聞記者訪問的麻煩,預先囑咐他的朋友在船尚未到岸以前,先行半途,然后秘密地以駁船接去,再換汽車開到學校。
雖然解釋愛因斯坦“相對論”學說的書籍至少出版了九百冊以上,但能夠真正了解他的“相對論”的人有多少呢?在愛因斯坦看來也只有十二人而已。
愛因斯坦為了解釋“相對論”曾舉過這樣一個例子:一個美麗的姑娘陪伴你對坐一個小時,可是你會覺得好像只有一分鐘的短暫;要是你在火爐上坐上一分鐘呢?你會覺得像有一小時那么久了。
初聽起來,好像是很對了。是的,是對了,這就是相對性。其實,讓我們實驗一次就明白了:有誰會愿意放棄與美人對坐而選擇坐在火爐上呢!
愛因斯坦結過兩次婚,他的第一任太太還為他生了兩個很聰明的孩子。其實,愛因斯坦夫人并不懂他的“相對論”,不過她懂得應該怎樣做太太,應該怎樣去侍奉自己的丈夫。
比如,當她邀請朋友在家聚會時,她想要求丈夫也參加她們的盛會,但愛因斯坦往往會粗聲厲言的回答:“不!不!我不能忍受這樣的騷擾,這將使我不能安心工作。我必須馬上離開這里!”
這時,愛因斯坦太太不但不生氣,反而等他發怒完畢后,再用幾句好話使他聽話地跟她下樓參與她們的聚會。他呢,也可以借機好好放松、休息一下。
據愛因斯坦太太說,她丈夫在思想上是非常愿意遵守秩序的,但在日常生活上,他不想受任何拘束,喜歡做什么就做什么,喜歡哪時做就哪時做。他替自己立下了兩條規則:第一、不制定任何規則;第二、不能讓他人的意見支配自己。
愛因斯坦平常總是穿著一套不整齊的舊衣服,還常常忘記了戴帽子,洗澡時總是吹著口哨或哼著歌。他雖然打算解決“宇宙之謎”,但他認為不能將人生的享用弄得過分復雜,所以,他在洗澡后刮胡子時,不用刮面香皂而是用洗澡肥皂,因為他認為用兩種肥皂真的是很浪費。
愛因斯坦確實享受著快樂的人生。他的快樂主張是一種很好的哲學,他的“快樂論”或許還勝過他那有名的“相對論”呢。因為他的快樂,不需要從任何人身上取得好處。
愛因斯坦視名利如糞土,但他知道在工作中就可以得到快樂,在小提琴上或劃船上也可以尋求到快樂。愛因斯坦的小提琴,確實占據了他生命史上重要的位置。在他看來,沒有什么事情能比小提琴更使他感興趣了。
愛因斯坦的趣聞軼事數不勝數,比如一天,他在柏林市公共汽車上和售票員發生了爭執,因為他以為零錢找錯了。后來售票員不得不把錢又重新數了一遍,知道錯的是愛因斯坦,于是又把零錢交還他,并說了一句嘲諷的幽默話:“先生,您這次犯的錯誤是因為您不會算錢。”
上一篇:尋找圣人的年輕人
下一篇:張大千和他的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