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發散思維,提升創造力
現代社會越來越崇尚創新。創新的能力很重要,一個人只有提升自己的創造力,才能夠創造出自己更美好的明天。
著名的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指出:“人的創造力主要依靠發散思維,它是創造思維的主要部分。”
這里所說的發散思維是指與集中思維相對的一種思維方式。發散思維是對問題從不同角度進行探索,從不同層面進行分析,從正反兩極進行比較,具有發散思維的人會視野開闊,思維活躍,也會產生大量的獨特的新思想。集中思維則是指人們解決問題的思路朝一個方向聚攏前進,從而形成唯一的、確定的答案。例如7+4=11,這就是集中思維,而如果問:“還有哪些數相加之和也為11呢?”這個問題會有多種結論,這就是發散思維。
人有了發散思維,就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創造力。
發散思維之所以能夠具有很大的創造性,就是因為它可以讓人在遇到問題時使思維迅速而靈活地朝著多個角度、多個層次發散開來,從給定的信息中獲得多個新穎的答案。同時,發散思維的創造性又離不開輻合思維,只有通過思維的輻合才能從對各種答案的分析、比較中選出最佳的答案。
紐約里士滿區有一所由貝納特牧師創立的窮人學校,半個多世紀以來,圣·貝納特學院畢業的學生無論出身貴賤,都有一份職業,并且都生活得非常樂觀。尤其引人注目的是,50多年來,自該校畢業的學生在紐約警察局的犯罪記錄中是最低的。
一位法學博士對此深感好奇,于是他花了長達6年的時間對圣·貝納特學院進行調查。凡是在該校學習和工作過的人,只要能打聽到他們的地址或信箱,他都要給他們寄去一份調查表,詢問他們“圣·貝納特學院教會了你什么”。他共收到3756份答卷。在所有的這些答卷里有74%的回答是他們知道了一支鉛筆有多少種用途。當法學博士看到這樣奇怪的答案時,他決定做進一步的調查研究。他走訪的第一個對象是紐約最大的一家皮貨商店的老板。
這位受訪者說:“是的,貝納特牧師教會了我們一支鉛筆有多少種用途。我們入學的第一篇作文就是這個題目。當初,我認為鉛筆只有一種用途,那就是寫字。誰知鉛筆不僅能用來寫字,必要時還可用來當作尺子畫線;還能作為禮品送人以示友愛;還能當成商品出售獲取利潤;鉛筆的鉛磨成粉可做潤滑劑,演出時也可臨時用于化妝;削下的木屑還可做成裝飾畫;一支鉛筆按相等比例鋸成若干份,還可以做成一副象棋,可以當玩具的輪子;在野外遇險時,鉛筆抽掉筆芯還能當成吸管喝石縫中的水;在遇到壞人時,削尖的鉛筆還能作為自衛的武器……總之,一支鉛筆有無數種用途。它讓我們這些窮人的孩子明白,有著眼睛、鼻子、耳朵、大腦和手腳的人更是有無數種用途,并且任何一種用途都足以使我們生存下去。”
法學博士受此啟發,認識到發散思維的奧秘,于是決定放棄在美國謀求律師職位,當即返回祖國捷克。后來,他成為捷克最大的一家網絡公司的總裁。
上面這個事例充分證明了發散思維對提高創造力的重要性。假如你常常用非同尋常的方式將普通的信息整合起來,你一定會發現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具有發散思維,人能夠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創造能力,進而一步步邁向成功。
上一篇:克服懶惰,努力追求
下一篇:創造價值,要“功勞”不要“苦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