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很多時候都是自己嚇自己,越躲越怕
畢業后,終于進入了自己喜歡并擅長的領域,一切也都在蓬勃發展之中,家庭、事業和孩子都很好。而我卻發現自己常常力不從心,經常心慌氣短,有時有窒息的感覺,不得不到醫院去檢查。檢查結果:心臟出了問題,頻發室性早搏、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
我知道身邊很多人患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也知道這類病是成年人的第一殺手,但聽說別人有病,和知道自己有病的感覺有著本質的區別。雖然多年前的一次車禍中,我有過九死一生的經歷,但人是健忘的,因為當時是突發事故,隨著歲月的流逝,我也就慢慢地淡忘了。
而這次的感受不同,我感到死亡第一次真實地靠近了自己,特別是當胸悶、有窒息感時,我有種深深的恐懼,因為心臟病是最容易導致突然離世的疾病——也許哪一天,自己會在睡夢中不再醒來;也許哪天會突然發病,來不及搶救就從這個世界消失了。我有太多未盡的情,未了的意,未完成的事業,我未成年的女兒怎么辦?
在這樣的恐懼中,生命一下子變得非常短暫。生平第一次考慮生死的問題,我在想,如果只能活一年,我究竟想怎樣活?曾經聽人說過,應該把每天都當作最后一天來過,如此才不枉度一生。在覺得自己有大把大把日子的時候,我卻很少認真地想每天的日子究竟該怎樣過;每日忙忙碌碌,沒有悉心的安排和具體的計劃。
生病前,我像許許多多的人一樣,對死亡的話題諱莫如深,能回避就回避。現在,我不得不直面死亡的思考:如果不久于人世,我對自己走過的路滿意嗎?我究竟怕什么?我會用剩余的生命做些什么?我要對女兒、愛人、父母、團隊做什么安排?想葬在何處?離開這個世界,我會去哪里?
事實上,當我真的靜下心來、花時間去思考,回答了每個問題后,對死亡的恐懼就大大減輕了。因為,人之所以害怕焦慮,是感到對未來發生的事情,不能預測,不能把控。而確定感會使人焦慮降低,哪怕結果不符合自己的愿望和預期。
最后,想好了萬一出現意外具體的應對方法和安排,我心中的恐懼和焦慮就少了很多。正因為意外不可控,所以我更需要專注于今天和當下的一切。其實,人很多時候都是自己嚇自己,越躲越怕。記得看過一段視頻,里面有個小姑娘突然間看到了自己的身影,以為有人跟蹤,便左躲右躲以致嚇得飛奔;但影子緊緊跟隨,最后,她把自己嚇得昏倒在地。
許多時候,我們面對恐懼時就像這個孩子。只有我們真的停下來面對時才會發現:面對和行動是治愈恐懼最有效的方法。我們所躲避的,其實是一條通向心靈自由的門,而面對是最直接的途徑。
上一篇:人本來就有“冷血動物”——蛇性的一面
下一篇:很多抑郁的人,都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