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爭辯勝似爭辯
在人生的舞臺上,演員太多太雜。錯綜復雜的利害關系,決定了矛盾、摩擦、沖突、爭斗在所難免。因此,總有太多當事雙方臉紅脖子粗地進行各種形式的爭辯:互相質疑的,指責的,抱怨的,揭短的,挖苦的,謾罵的……如果你不是上述中的一員,那么,恭喜你是個心智成熟的人;而如果上述情況也在你身上發生過,那么,請盡快停止這種無謂的爭辯吧!爭辯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取得“勝利”。但是這種所謂的勝利究竟有多大意義呢?心平氣和的討論中參考的是客觀事實和真理,而激烈的爭辯中所使用的只是個人的主觀思想。這樣的勝利沒有任何價值。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從爭辯中取得勝利。
一位女士到某洗染公司干洗一件衣服,取衣服時,發現洗好的衣服上有一個明顯的焦痕。這當然是干洗的時候不慎燙焦的。
這位女士非常生氣,因為這一件是她最稱心的衣服,所以她決定向該公司索賠。但是那家公司的洗衣單上注明,在洗染時衣服質料受損公司不負責任。雙方爭吵了近一個小時仍然各執一端,無法達成協議。于是她要求面見經理,和經理當面交涉。
那位女士氣憤至極,徑直闖進了經理室。經理正在房間辦公,而她怒聲說道:“經理先生,我的衣服被你的職員弄壞了,我要求貴公司賠償,這件衣服我可是花了五百美元買來的!”
“對不起,這件事我知道了,但洗衣單上不是已經注明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不負責任嗎?”那位女士頓時啞口無言。不過,那位女士到底是很精明的人,她很快意識到,爭辯不能解決問題,于是她決定用別的方法試試。
她環視辦公室一周,看見墻上掛著一根高爾夫球桿,忽然靈機一動,換了一種柔和的語氣對經理說:“經理先生,您是不是很喜歡高爾夫球?”
“是的,您也喜歡嗎?”那位經理見說到關于高爾夫球的話題,立刻來了興致,因為他十分鐘愛這項運動。“我也喜歡!”這位女士索性以球桿為話題來引導他:“我近來一直想怎樣握球桿才好,經理,您喜歡哪種握桿方法呢?”
“我嘛,對常用的兩種握法都不喜歡,不過我現在正在研究一種新的握桿方法,那真是棒極了!”
“是嗎?真想見識一下啊!可是今天我沒有空,我是為我受損的衣服來的,既然您不愿意賠償,我只好回家了。握球桿的方法就只有等到……”
“沒關系,我們可以多談一會兒的,至于那件衣服嘛!這樣吧,我給您一定的賠償吧。”經理說著就打電話叫人進來,給那位女士開了一張支票,并對她說:“對于衣服的事我表示抱歉,就到此為止吧!現在還是讓我來教您握球桿的新方法吧,我可以先示范,喏,就是這樣,我堅信您如果按這種方法練習,您的球技一定會大有長進。”
結果,這位女士不僅獲得了賠償,還從公司經理那里學到了球技。
試想,倘若那位女士心智不夠成熟,繼續她強硬的爭辯路線,最終的結果也就是使得對方的態度仍然強硬,并堅持按洗衣單上注明,不承擔責任。對于那位女士來講,這顯然不是她所希望的結局,好在她能及時認識到爭辯除了使事態變得更糟之外,并無任何好處。因此,她放棄了爭辯,改為投其所好,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才是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應該做出的選擇。
本杰明·富蘭克林說:“如果你總是爭辯、反駁,也許偶爾能獲勝;但那只是空洞的勝利,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可惜的是,真正能省悟和運用這句話的人很少。在名利權位面前,人們忘乎所以,恨不得爭個面紅耳赤。可到頭來,這些爭得你死我活的“精明人”,大都落得個遍體鱗傷、兩手空空,有的甚至身敗名裂、命赴黃泉。
爭辯不可能使你成為贏家,因為爭辯的結果若是你敗下陣來,當然你就輸了;即使對方舉手示弱,其實還是你輸了,因為你的勝利是以對方承認自己的錯誤為代價的。因此,你的勝利會使對方自慚形穢或者無地自容。你傷了他的自尊心,他會怨恨你的勝利。因此,對方不但不會幫助你實現目標,而且很有可能為你設置障礙。
正如林肯所說:“有決心有所成就的人,決不肯在私人爭執上浪費時間。爭執的后果不是他所能承擔得起的,而后果包括發脾氣,失去自制。當你遇到惡犬擋道時,最聰明的方法還是避開它,別跟它為爭奪路權而起沖突。如果被它咬傷了,就算你最后殺了它,你的傷口仍將存在。”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不勉強自己,勇敢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