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廣泛征求意見,更要高瞻遠矚
在做出判斷時應該堅持的另一個原則——征求別人的意見。基安里尼在加利福尼亞任意大利銀行行長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盡管大部分事情是由我自己思考、決定的,但是當遇到特別難辦的事情,我卻不知道該怎么做時,我就會找一個可靠的朋友,向他講述整個問題。我先說出自己想的辦法,然后再叫他指出其中的不妥。”
羅斯福總統也相信請教別人有助于自己更好地解決問題,因此,他總是很認真地傾聽他的顧問對他說的話。但是,羅斯福總統很清楚,對于任何一件事,不管別人的意見怎么樣,最終作決定的還是自己。他在寫給塔夫脫的一封信中,就很深刻地闡述了這個問題。
有一次,羅斯福本想極力說服塔夫脫接受最高法院中的一個審判官之職,但他知道,最終作決定的是還是塔夫脫自己。于是,他在信中這樣寫道:“塔夫脫,我是希望你接受那個審判官之職。但這件事究竟該怎么做,我知道最終還是由你自己去決定和擔負其責任。正如沒有人能替我決定究竟是去前線,還是留在國內做海軍副部長;也沒有人能替我決定是去做副總統,還是繼續做州長。因為不管怎么選擇,總是要作決定的那個人自己去干。沒有人能替他去干,所以,同樣也沒有人能替他做出決定。”塔夫脫看了羅斯福的信后,最后答應了羅斯福的請求。
塔夫脫最終答應羅斯福的請求,有可能是因為他被羅斯福的誠意感動了。但不管怎么樣,事實證明,他在做出決定之后,自己也能夠擔負起責任。塔夫脫的決定有可能是對的,但即使錯了,他也不會去埋怨羅斯福。大凡成功人士,他們都經常征求別人的意見,以便做出正確的決定。當然,他們也不會因為別人的意見而回避自己做出決定后所應擔負的責任。
所謂“旁觀者清”,別人的意見總能讓你把問題看得更清楚。因此,我們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不過,如果你因此讓別人來替你擔當你的決定所應負的責任,那么你就犯錯了。或者你在征求別人的意見后,結果把事情弄糟了,你因此而責怪他人,那么這就不是一個強者應有的光明磊落。即使別人的意見錯了,我們也不可怪罪于別人,因為接受別人的意見與否完全是你自己的責任。
所以,對于別人的意見,我們要以批評的態度去聽取,綜合別人的意見,最后做出決定。即使別人的意見錯了,我們也應該責備自己當初沒有選擇好適當的顧問,而不應該責備別人。如果因此而吃了虧,就要吸取經驗教訓,這種教訓足以啟發你以后找到那種真正能做顧問的人。因此,我們應該集中精力去搜集那些可靠的意見,而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埋怨別人上。
柯立芝總統就能很好地運用這種原則。他在決定一件事情時,不僅會參考別人的意見,而且還能做到高瞻遠矚。因此,他很多時候都能做出正確的決定。而對于那些很有把握的事,他不再耗費時間去反復辯駁。我們來看看他的故事:
有一次,麻省哈德利的一個市政委員普羅提想去提取一個人的尸體,那名死者是獨自一人在小湖里劃船時,被別人槍殺的。因此,普羅提想到漢曼和菲爾德律師事務所去查詢情況,因為這是那一區域最著名的律師事務所。
普羅提到達那里時,他環顧四周,只看見一個他不認識的青年坐在一張小桌子前,再也沒有看見別人了。當時,那個青年正在認真地研讀一本法律書。
普羅提走過去,很有禮貌地問道:“這里只有你一個人在嗎?”
青年很客氣地回答說:“是的。”
普羅提并沒有把這位青年放在眼里,他獨自在辦公室里走來走去,希望兩個律師馬上能回來。可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后,還是沒有人回來。無奈之下,普羅提把他來這里的目的告訴那個青年,因為他自己還有其他事要處理,必須馬上走,而這尸體又必須趕快處理。
讓普羅提沒想到的是,這位和他說話的青年便是柯立芝。柯立芝靜靜地聽他把話說完,然后才回答道:“你可以把那尸體搬走。”
普羅提聽到這句話非常吃驚,因為在他看來如此重大的事,卻被這位青年如此輕描淡寫,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此,普羅提什么話也沒說。
過了一會兒,普羅提見柯立芝是如此鎮靜,他不由自主地感到有點急躁。于是,他問道:“你能擔保不出錯嗎?”
柯立芝不慌不忙地答道:“是的,你可以把尸首拿走。”
然后,普羅提跑下樓去,碰到了剛吃過午飯回來的漢曼。他好奇地問道:“喂,你們樓上的那個小伙子是誰?”然后再把自己心中的疑惑講給漢曼聽。
漢曼笑著回答道:“那個青年是不太喜歡說話,但是他做起事情來卻穩扎穩打。如果他說你可以把尸首搬走,那么你放心大膽地搬就可以了。他雖然到我們這里才幾個月,但是我們已經慢慢發現他說的是什么,事實便會是什么……”
如果你全面了解了各方面的情況,就能很迅速地做出決定,而且做出的決定大多都是正確的,自然也沒有必要為自己極力辯護了,因為事實勝于雄辯。
上一篇:要對他人有親和力
下一篇:觀察他無意識的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