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當老板還是選擇打工
到底是選擇自己“下海”開創一番事業,過一回老板癮,還是埋頭打工?這對于任何一個“打工仔”來說,都是一個很有誘惑力又充滿困惑的問題。
肖景就是其中一個困惑者。
肖景今年26歲,在一家中上等規模的IT公司上班,職位是技術部主管,公司的薪酬和福利待遇還算湊合。在IT行業裁員大風暴過后的今天,這份工作還算不賴。
但一想到要買房娶妻,肖景就心里發虛:靠打工,可以讓自己實現人生目標嗎?
這么一想,肖景就有些泄氣。靠這份工作也能養活自己,但要靠它發達的話,很可能永無出頭之日。
那天與同事外出吃飯,肖景搬出了這個話題,同事的參與熱情空前高漲,不約而同地認同:自己做老板的話,哪怕生意再小,也是自己的生意;哪怕干得更辛苦,心里也覺得值;就算最終失敗了,也可以作為一種深刻的人生經驗。要是成功的話,也不奢望從此可以做千萬、億萬富翁,每年賺個幾十萬元,不也挺美嗎?
甚至都不用做太大的生意,哪怕是開個小店,也不失為一個創意。
肖景的一個同事李林點頭贊同,前一陣子她的一個同學開了一個西餅屋,做得很成功,每月純收入有數萬元。最近同學干夠了,二話不說就把西餅屋轉手了,搞得同學們在聚會時大罵她這么賺錢的生意不干,也不轉給熟人。
另一個同事羅飛也舉了一個例子。他中學同學家里是做小本生意的,這些年賺了多少錢無人清楚。雖然這位同學在老市區開個很不顯眼的檔口賣涼茶,家卻住在市中心黃金地段的高檔小區。
大家都認為:大生意自然不是普通人可以輕易上手的,但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找些小生意做做,也不失為一條路子。雖然說大家都沒有很強的實力,也沒有很多的本錢,可是多少億萬富翁不也是白手起家嗎?而且,大膽去做的話還有一半成功的機會;如果不去做,機會根本就等于零。
那么,是不是該好好琢磨一下,找出一些順手可做的小生意呢?肖景有些興奮,但又不無憂慮。因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當老板,想成為老板并不簡單,還必須具備許多外在條件與內在能力。
一般說來,具備下面這些特點的人通常當不了老板,他們所能做的只是打工、打工、再打工:
(1)在沒有十足把握之前,不會投資做任何生意,不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
(2)對每一種生意都不太了解,卻又沒有什么興趣尋根問底。
(3)覺得與陌生人聊天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所以不會主動去交朋友。
(4)害怕失敗,所以往往采取按兵不動的策略,也不敢嘗試做自己不太了解的事情。
(5)喜歡安定的環境,對于突發事件,往往會手足無措。
(6)覺得命運并非由自己操縱,堅信“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會勉強自己做任何吃力的事情。
(7)如果有人能替自己安排一切,自己只需要按指示辦事,那就最好不過了。
(8)同時答應完成多件事情,但往往無法遵守諾言,因為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均感不足。
(9)做任何工作之前,沒有一套完整的計劃,憑自己的喜好處理事務,有時會把急需做的工作也忽略了。
誰才有能力白手起家呢?要知道并不是人人都有這種從零開始苦心經營的本領。如果你具備以下特質,你就有可能創業成功。
(1)若你手上有足夠的資金,又發現投資的機會來臨時,你會毫不猶豫地孤注一擲。
(2)無論在什么時候,你都渴望扮演老板的角色,這是你人生的最大目標。
(3)你會力爭做一個適應能力很強的人。
(4)你對自己充滿信心,不管面對任何問題,你都堅信自己能解決。
(5)你善于與人打交道,喜歡多認識新朋友,使自己變得更受人歡迎。
(6)做某項生意,你會認真思考有關方面的問題,征求經驗豐富的前輩的寶貴意見。
(7)你勇于創新,接受挑戰,不介意凡事從基層做起,也不強求很快便看到工作的效果。
(8)工作的時候,你會十分投入,不計較付出了多少時間與心力,總要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9)在商場上,你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不容易受到對手的欺騙。
(10)你習慣在工作之前做好一切計劃,安排妥當全部事宜。
“不了解自己的人不會成功。”這是18世紀瑞士物理學家金默曼的名言。你必須視創業為賺錢的活動,而不是興趣或慈善事業。你必須具備從商的人格特質,正直、驅動力和大膽是不可缺少的條件。自己當老板煩惱多、風險大、工作時間長、剛開始時贏利少,但是創業的成就感可以彌補這些缺憾。如果你天性獨立,在大企業里覺得無法施展抱負,那么創建或管理自己的企業可能會帶來滿足感。
但不要忘了,你永遠無法完全獨立自主,因為客戶、員工和合作方都會占用你額外的時間。但是一個成功的經營者,會從提供產品和服務、提高員工技術水平、與同行激烈競爭中獲得成就感。要知道,多數稱職的經營者不見得天生具備這些特質,通過系統的訓練可以讓有潛力的企業經營者學會如何迎接這場刺激的挑戰。
上一篇:選擇平和——心平氣和萬事通
下一篇:選擇忘記——忘記過去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