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癥狀:女兒說非常喜歡那個女孩
您是馬老師嗎?您好!我是從美國特意打來電話求助的。終于和您通話了。我們生活在美國,但是,我們是中國人,考慮到語言交流的方便,還是想和國內的心理咨詢專家溝通。經國內一家權威雜志介紹,與您取得聯系。您千萬救救我的女兒!
是這樣,女兒4歲的時候,我和她父親就離異了,女兒由他父親帶。我再婚后和丈夫一起來到美國,又有了一個男孩。其間,我雖然和女兒見過幾次面,但女兒一直在國內,主要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從小嬌縱成性,非常任性。今年,才把女兒接到美國和我一起生活。隨著我們母女的逐漸熟悉和交流,幾天前,女兒跟我說出了一個讓我心驚肉跳的秘密:她說在國內的時候,和一個女孩有過性關系。她說非常喜歡那個女孩,她們經常在一起,慢慢地有了親密接觸。有一次,她們兩個睡在一起,還相互觸摸了對方的私處,有了一種從沒有過的異樣感覺。這還了得!女同性戀之間的手交,不就是這樣嗎?我雖然在美國生活了十幾年了,但是,觀念上和在國內沒有多少差別,所以,對女兒的問題感到心里非常緊張。
我強壓住內心的緊張,繼續詢問女兒有關的情況。女兒說,我們這不是墮落,我們這是彼此相愛。但是,女兒跟我說起這些的時候,看得出眼神里也有困惑。
可是,我還是擔心。我女兒15歲了,長得人高馬大,無論從穿戴服飾上,還是言行舉止上,都像一個男孩子,一點沒有女孩子的小巧可人,也不算漂亮,應該說是對男孩子沒有吸引力的那種女孩子。我還是擔心,女兒會不會把自己當個男孩子?
又一次我們談心,女兒說,我也想和男孩子交往,也想和男孩子好,而且,也會幻想和某個男孩子在一起談情說愛,心里也有過那種異樣的感覺。但是,沒有一個男孩子愿意走近自己,我知道男孩子不喜歡自己……
現在,女兒在美國的學校里人地兩生,他們那所學校里,就有一個也是中國來的女同學。前兩天女兒說,想和那個女孩交朋友。聽到這話,我又一次心驚肉跳,我真擔心她會不會和那個女孩子也發生同性戀?說了這么多,我的問題是,女兒到底是不是同性戀?我現在該怎么辦?
一個周六晚,一條越洋電話打進我的心理咨詢專線,一位移居美國的中國媽媽講述了上面的困惑。
心理把脈:性傾向混亂期的同性依戀
關于同性戀,人們已經有了越來越寬容的態度,這是一種進步。現在的問題是,能夠僅憑有了同性之間的親密接觸,就斷定女孩是同性戀嗎?
綜合上述種種情況看,我認為不能說女孩的問題是同性戀。
青春期是一個性傾向比較混亂的時期。在這個階段,許多男孩女孩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出現與自身的性別相背離的性心理或性行為。男孩女孩進入了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的萌動是一種自然的力量。但是,他們還不能通過常態的兩性接觸和交往,來滿足性心理的需求,至于性生理的能量,更是不能通過兩性的性行為得到宣泄。于是,同性之間的一些親密接觸,便起到了緩解性緊張的替代作用。反復強化的結果,性行為與性對象建立了神經聯系,于是,性傾向就出現了混亂而指向了同性,導致同性依戀情結。
同性依戀情結與同性戀的區別關鍵在于:同性依戀的性傾向指向同性只是暫時的混亂;同性戀的性傾向則較穩定地專門指向同性。所以,我們不能盲目地給同性依戀戴上同性戀的帽子。從混亂走向有序,是不少男孩女孩性心理發展的必由之路。經過這樣一個階段,大多告別了性傾向的混亂期,而形成常態的性傾向。可見,不宜把所有的同性的性接觸都簡單地歸于同性戀。
我們再看這個女孩的情況。她父母離異母親遠到異國他鄉的家庭特點,使她比同齡人更需要友情來補償親情的匱乏;她自身缺乏對男孩子吸引力的外貌特點,使她更容易在女孩子這邊尋找感情的補償;她嬌縱成性膽大妄為的性格特點,使她比一般女孩更敢于進行性行為的嘗試。這些特殊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她在性傾向混亂期的同性依戀情結,并且有了較明顯的性色彩。
心理處方:促使性傾向從混亂走向有序
如此說來,鑒于女孩特殊的生活情境,女孩媽媽需要從以下幾方面給女孩幫助。
第一,盡最大努力進一步增進母女親情,幫助女孩更好地融入新的家庭,家庭的溫暖是化解許多心理問題的陽光。第二,努力幫助女孩熟悉新的生活,建立新的同性伙伴關系,支持與那個女同學的交往,進而與更多的女同學交往。第三,支持女孩與男孩子的交往,增進女孩的異性伙伴關系。第四,進行常規的性教育,引導女孩約束自己的性行為。
至于同性戀問題,不要再和女孩討論。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樣可以避免對女孩的消極心理暗示,避免強化女孩的同性性行為。這樣,在總體心理調節的基礎上,會幫助女孩逐漸會淡化同性之間的性接觸,淡化同性依戀情結,促使性傾向從混亂走向有序,逐步形成常態的性傾向,身心健康地成長起來。
【馬老師微語錄】從混亂走向有序,是不少男孩女孩性心理發展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孩子有戀物癖怎么辦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