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癥狀:男孩從噩夢中驚醒
這一天,一個初中男孩在父母陪同下來到心理咨詢室。讓一家人困惑的問題是,男孩總是被一種恐懼感籠罩著。男孩一直是和父母睡在一個房間。半月前才開始獨自睡一個房間。幾天前的一個夜里,男孩一覺醒來嚇得要命,驚恐地跑到父母的房間,哭喊著說自己活不了了。而且第二天也不敢去學校。父母以為孩子腦子出了問題,又怕是神怪附體,先看了一個巫婆,又帶孩子來到了醫院。住院三天,醫生也沒有查出腦子有什么問題,建議進行心理咨詢。于是,輾轉預約來訪。
經過溝通,知道男孩不過是從噩夢中驚醒。由于對做夢不理解,而感到恐懼。
心理學研究認為,夢是大腦皮層活動的一種內容和方式,是暫時神經聯系在無意識狀態下的活躍與改組,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即使是噩夢中醒來會引起強烈的消極情緒反應,也沒有什么可怕的。但是,由于人們對做夢還缺乏科學的認識,甚至蒙上迷信的色彩,就會形成消極的心理暗示,于是,強化了消極體驗。
就此,我用通俗的語言和男孩進行了交流,男孩的神情當即放松了許多。
心理把脈:因為恐懼而做噩夢
現在的問題是,男孩為什么總是讓噩夢驚醒?
為此,我們進行了意象對話,就是用想象的形象來對話。在男孩想象的意象中,來到哪里都是一片黑暗,都感到害怕。在我的引導下,男孩在想象中打開燈光,鎮靜情緒,做深呼吸,才慢慢地放松下來。在一個房間里,男孩的意象又是漆黑一片,說非常害怕。打開兩盞電燈后,男孩首先看到了一個通往另一個屋子的房門,來到里面看到了床鋪,不敢走進。我引導男孩勇敢地慢慢地走過去,躺在床上休息,做深呼吸,男孩才感到放松下來。來到一個院子,男孩看到了一個游泳池,但是不敢接近。我引導男孩慢慢地順階而下,來到水邊,先伸手到水里,男孩說挺好的。隨后引導男孩脫掉衣服,把腳伸進水里,男孩急促地說,我不敢,我怕。在我的鼓勵下,男孩總算慢慢地把腳伸進水里,最后整個人占到水里。他說,原來水不深,也不涼,感覺挺好的。我們一同在里面戲嘻一番。當我們從意象中走出來的時候,男孩又有了幾分的放松。
意象對話告訴我們,男孩所以做很怕人的噩夢,是因為他內心的恐懼。就是說,男孩主要的不是因為做夢而恐懼,而是因為恐懼而做噩夢。
男孩內心為什么存在那么重的恐懼感呢?
原來,男孩上面有一個姐姐。男孩出生后,就成了全家人的心肝寶貝,呵護有加,怕這樣,怕那樣。過于嬌寵的孩子,不是膽大妄為,就是膽小害怕。慢慢男孩上學了,父母寄予很高的期望。父母的期望也讓男孩總是害怕。他自己說,從上學后,什么事總是擔心害怕,總是不往好處想。怕考試退步,怕作業出錯,怕老師批評,怕把家里弄亂了媽媽批評。男孩過去就經常做感到害怕的噩夢,只是這次表現更強烈一些。可見,男孩的膽小害怕是導致噩夢的一個原因。
同時,性萌動又給男孩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恐懼不安。前面的意象對話中,男孩意象中通往里間的可以進出的房門,床鋪,水,都有性的象征意義。意象對話既有診斷作用,又有治療作用。在前面的意象對話中,我的引導目的就在于,一是改變男孩意象中消極的情境,比如讓黑暗變得光明,一是引導男孩接觸讓自己感到恐懼的情境,比如逐漸進入游泳池。
心理把脈:讓孩子鍛煉膽大起來
有關意象中的性象征意義,我沒有和男孩說明。我們就怎樣把事情往好處想,不再用消極的意念嚇唬自己,進行了交流。男孩接受了這樣的想法:作業出錯才是學生,要不還上學做什么,考試丟分才是考試,要不考試還有什么用,家里環境亂了本是正常,要不還打掃衛生做什么。交流之后男孩說,這樣一想也沒有什么可怕的了。此刻,男孩臉上露出了輕松的神情。
一周后第二次來訪的時候,男孩和一周以前判若兩人,神情已經非常輕松了,而且開始了學校里的正常學習。男孩的母親說,回去之后只有一天夜里又在夢中驚醒,但是很快就睡下了。男孩說自己不知道這次驚醒,總的感覺是一天比一天好,心里越來越安定。上學這幾天來,也是一天比一天輕松。
我們進行了再一次意象對話。這次,除了開始的時候還感到有點黑暗,隨后便是哪里都一片光明,沒有了恐懼的游泳池,變成了花草樹木,空氣新鮮,景色宜人。
我知道男孩內心的恐懼感正在消散,他的心靈世界開始變得安寧而光明起來。
隨后,我和男孩的家長進行了交流。家長也不再為孩子特別擔心,并且接納了我的建議,表示以后不再過于嬌寵孩子,讓孩子鍛煉膽大起來。同時,不再對孩子的學習太高的期望,以一顆平常心對在孩子的學習。致于孩子的噩夢,以后難免還會出現。重要的是父母不要慌亂,免得給孩子消極的心理暗示。
【馬老師微語錄】過于嬌寵的孩子,不是膽大妄為,就是膽小害怕。
上一篇:女孩子總聽到別人罵臟話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喜歡咬指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