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孩子,欣賞孩子——董竹君的家教秘籍
董竹君曾是上海貧民區里一個黃包車夫的女兒,但后來憑借非凡的勇氣、才華和智慧,創立了上海錦江飯店,成為一名傳奇女性。
董竹君為了讓女兒受到高等教育,帶著女兒離開家鄉,獨闖上海灘。即使剛開始的日子窮困潦倒,她也從沒改變自己的決心,而是尋找各種機會為孩子們創造教育機會,讓她們接觸各種知識和先進的文化。
后來,董竹君在上海東挪西湊,創辦了一家紗廠,每天忙得團團轉,無奈之下只好將女兒送到附近的一家教會寄讀。但每逢周末、假期,她總是會把幾個女兒接出來,帶著她們一起玩耍,給她們講一些人生和愛國的道理,找進步讀物給她們閱讀;還鼓勵她們多多接觸大自然,培養開闊的胸懷。
有一次,董竹君讓年僅12歲的女兒從上海獨自乘火車到南京,給一位親戚送一筆錢。但當孩子到達南京后,城門已經關了,孩子不敢亂花錢,就自己在城門腳下睡了一晚,第二天天亮,城門打開后才進去找親戚。當女兒回來把自己的經歷告訴母親后,董竹君既欣慰又心疼,極力表揚了女兒勇敢、堅強的精神。
與此同時,董竹君還十分注重對女兒品德的培養。有一次,魯迅先生在上海一所學校演講,題目是《上海文藝之一瞥》。雖然明知4個女兒還聽不懂,但為了讓她們盡早接觸先進的思想,她還是帶著她們去聽,并和她們一起乖乖在坐在最后一排?;貋淼穆飞希瑤讉€孩子向母親問這問那,董竹君都耐心地解釋給孩子們聽。
<<<家教家風感悟
一個懂得愛的孩子,才能學會幫助他人、關愛他人,這也是孩子邁向成熟和成功的第一步。在這個問題上,董竹君做到了。
在與幾個女兒一起生活的日子里,董竹君不僅全身心地愛著她們,還用愛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溫馨安寧的家庭,讓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有了依靠。同時,她還注意觀察和發現孩子們的真正所需,從而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尋找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長途徑。在她的努力下,幾個原本不受待見的女兒都健康、幸福地長大,并且都有所成就,成長為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迷信于所謂專業的教育專家、教育學者,認為這些專家、學者提出來的理論和方法就是“教育圣經”。殊不知,沒有比父母更專業的教育專家,因為父母才是最懂孩子的人,也只有父母,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而在所有的教育方法當中,愛與關懷是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前提和最根本的原則,一切的教育都應該建立在愛與關懷的基礎之上。
1.接納孩子的一切,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
愛孩子,以及讓孩子學會愛,第一個關鍵詞就是接納。不管孩子是快樂的還是悲傷的、是美的還是丑的、是聰明的還是愚鈍的、是可愛的還是頑皮的,我們都要無條件地接納。
其實要做到這點并不容易。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尚且能夠完全接納,但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接納就變得有局限性了。比如,孩子考一百分時,父母很高興,覺得孩子怎么看怎么好;孩子考試考砸了,父母立刻暴跳如雷,對孩子一通指責批評。這不是真正的接納,而且這樣做,帶給孩子的也將是巨大的傷害。孩子會覺得父母愛自己是有條件的,只有自己優秀時,才能獲得父母的愛。為此,孩子時刻都會擔心失去父母的愛,進而無法建立起自信心和安全感。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心里想的往往都是討好、欺騙,又怎么能懂得去愛別人呢?
真正的接納,是接納孩子的一切,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不管他的學習成績優秀還是糟糕,也不管他是任性的、頑劣的,還是乖巧的、懂事的,我們都能夠接納。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在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打罵訓斥、耿耿于懷,而是仍然給予孩子愛和關心,耐心地引導孩子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設法去彌補和改變。
當孩子看到的永遠都是父母的笑容,感受的永遠都是父母的愛意時,他才會在父母溫暖的包容和鼓勵當中獲得快樂和信心,從而學著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2.懂得欣賞孩子的優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優點
愛的第一步是接納,如果我們能把接納進一步轉化為欣賞,那就更完美了。
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無缺的,作為孩子,缺點自然很多,而孩子又不善于掩飾,因此常常讓父母忍無可忍。但其實,人都是希望獲得肯定的,這是人性,孩子也不例外,所以,如果你懂得發現和欣賞孩子身上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些小優點,孩子就可能會回饋給你巨大的驚喜,比如逐漸變得合作、孝順、更有愛心等。這一點,也是許多教育大家非常擅于使用的教育方式。
不過,在欣賞孩子的優點時要注意,一定要把孩子的優點提煉出來,也就是要具體說出孩子在哪件事上體現了這個優點。比如說孩子有愛心,那么你可以把體現孩子有愛心的事情向孩子表達出來:“今天你主動幫助弟弟整理房間,還幫他洗了鞋子,媽媽覺得你特別有愛心,給你點個大贊!”
孩子都是希望獲得父母的認可和表揚的,所以你在這些具體的小事上對孩子的欣賞和表揚,其實是強化了孩子的優點,孩子也會很欣喜。
上一篇:找到指南針,明晰明天的方向
下一篇:教孩子學會勇敢——賀龍的家教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