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以為不能的,慢慢都會實現
在這篇文章之前,我去了“墳場”,我挖出了“骨灰盒”。
那時,我10歲,3年級,老師讓我們拿出一張白紙,這張紙的頁腳寫著“我不能”,并在空白處寫上“我不能”的事。
我忘記別人寫了什么,隱隱約約記得一個男生寫著“我不能不尿床”。
10歲,還尿床,確實記憶深刻。
我也不記得我的,但現在記得了。
我不能獨立完成數學作業;那時的我真的數學不太好,當然現在也不太好。
我不能只吃一塊肉;家里窮,肉真是不常見,雖然現在的你無法想象。
我不能寫50字的作文;語文,要是沒有作文就好了,我肯定能上90分。
……
那時,老師也列了,我很想挖出來看看,好奇心洶涌澎湃了一會兒,但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我想應該與我們相關,那時的我們似乎不太聽話。
我們就這樣把自己的“我不能”放在玻璃瓶里,埋在大樹下。
一個個鼓包,太像墳場了。
我記得老師帶著我們還說過一段話,很悲壯,只是我記得不太清楚了,大概意思如下:
“同學們,今天我們聚集在這里,我們一起哀悼‘我不能’,我們要為‘我不能’提供一處安息之地,它去了,但它的兄弟姐妹——‘我行’‘我可以’‘我馬上’還在,雖然我們不能將‘我不能’聲名遠揚,但有一天,你們會因為它而寫下壯麗的詩篇。”
我想老師不會說得那么文藝,但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當然,我并沒有如老師說的那般“寫下壯麗的詩篇”,只是曾經那些“我不能”的,現在我都能了。
大學時,我獲得全國數學競賽二等獎。
工作后,為了良好的形象,我每天只吃一塊肉。
現在,我有一個關于文字的身份——作者兼編劇。
……
那些我以為不能的,現在都能了,而且比“能”做得更好。
臨走前,我發現瓶子里還有一張紙——我不能擁有100萬。
兩個月前,我真的不能,我也沒想過我能。
如果我還記得曾經寫下過這樣的紙條,我應該會去買彩票。
確實,這對于我來說太難了。
好在只是難,并不是做不到。
如果是你,你拿到這100萬,什么心情?
激動?開心?痛哭流涕?
我去睡了一覺,醒來時,發現那100萬還在,接著睡。
這是我忙了一年的勞動成果,一個月10萬,相當可觀的收入,可是這是沉淀十年的心血,換算過來,一個月1000,你還覺得多嗎?
從作文寫不到50字到一天一萬字的突破,誰能告訴我是一蹴而就的結果嗎?
從“我不能”到“我能”,誰能告訴我是暴發戶的專利嗎?
我們姑且不談其中的心酸,因為條條大路誰不流兩斤汗呢。
當抵達終點,回首那些“我不能”的事,漸漸地,我們能了,這種“漸漸”中包括了汗水與淚水,一旦哭過笑過,便是最美好的回憶。
不要給自己設限,因為你本身就是奇跡。
我行,我可以,我馬上。
上一篇:遍體鱗傷,也可以活得漂亮
下一篇:那些等不到的人,不必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