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小人?《現代漢語詞典》里解釋為:“品格卑鄙的人。”如:“小人得志。”
小人能量大,一個很好的單位,有一兩個小人潑命一攪,或到上級部門告惡狀,或在下面公開搗亂,輕者使有功的變為有過,使好人變為灰溜溜心冷意懶的人,使好單位變為差單位,人心渙散,效率大滑坡,由盈變虧,陷于不死不活。重者能把一個好端端的人或企業毀掉。
誰沒見過或聽過這種小人魔術?又有多少優秀分子被這種小人魔術耍弄過?
不管人們喜不喜歡“人治”,都無法否認領導者的個人因素對一個單位的決定性影響。換上一個好頭頭就可能使一個差單位“起死回生”,撤掉一個好頭頭就可能使一個好單位“落花流水”。美國人約翰·奈斯比特認為個人的時代已經到來,承認個人的作用是“2000年大趨勢”的主線,“個人可以更加卓有成效地左右社會的改革”。既然靠“人治”也可以靠“人亂”。小人攻擊的目標常常是這些對單位有“決定性影響力”的人物。對治理企業有方的人整治一下,企業還能不亂嗎?
小人真有這么厲害?是的。一個小人的破壞力往往能勝過成百上千個好人的建設力。挨過整的人都有過這樣的感慨,到關鍵的時候,那眾多他曾信賴的,同時也曾信任過他支持過他從他身上得到過好處的人,都幫不上他,聽任一兩個小人鬧得天翻地覆。好人能背后著急,偷著說幾句同情的話,就不錯了。
好人怕惹事。軟弱助長邪惡。使當代社會有形無形有意無意地縱容破壞力,不保護建設力。
不僅一般老百姓怕惹事,相當多的領導干部也怕惹事。一出了事,不先懷疑告狀的,不先責怪鬧事的,總是先埋怨被告,一腔怒火先對老實人發。即便查清老實人是被冤枉的,也還是要說:“你惹他干什么?終究是無火不冒煙,他抓不著你一點影子也不敢亂告。”真所謂“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先告狀就沾光,所以惡人先告狀。神鬼怕惡,何況人乎。怕惹事就是怕小人。小人深知這一點,鬧事之前先把領導困在自己的效應場里。早在許多年前,群眾就為小人總結出一句話:“花幾分錢,夠黨忙半年。”現在打小報告的手法更先進了,意欲牽著領導鼻子走,先激怒領導,讓他發脾氣,講話,做批示,成立調查組,鬧得滿城風雨,先引起輿論的大刀砍殺一陣。不論將來調查結果如何,小人先勝了。
領導也好,輿論也好,總是對好人嚴,對小人寬。制度治好人。好人不善利用正確,小人卻善于制造“運動”,利用“運動”。他們“沒有運動盼運動,不搞運動不會動”。
他們相信,要使自己發達,最容易的辦法就是讓另一些人倒霉。
不損害別人的人會經常受到損害,經常損害別人的人自己安全。正如癌細胞不怕好肉,好肉懼怕癌細胞一樣。
小人效應對人們的精神構成了最大的毒害。說真話最困難,說假話很容易。十個人敘說同一件事會說成十種樣子。社會上真誠少了,歪理多了。一件事有多少人參與就有多少道理,聽誰的話都有理,惟獨真誠沒理。
小人正是利用社會的虛偽,利用人們對壞事的好奇心,不斷制造“轟動效應”。好人說話做事講究人格,自尊自重,受社會的約束,也受自己的約束。小人沒有格兒,更沒有自尊自重的負擔。所以無拘無束,享受更多的自由,在以好人為主的社會上小人無形中成了特殊的享受優惠政策的人。長此下去,不能不讓人擔憂,小人的隊伍會逐漸擴大。
上一篇:尋找悍婦
下一篇:幸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