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貶低原有目標,沖淡內心欲望——酸葡萄效應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這個故事后來成為了心理學的典例,即個體在追求某一目標失敗時,為了沖淡自己內心的不安,常將目標貶低說“不值得”追求聊以自慰。這一現象稱為“酸葡萄”機制或“酸葡萄”效應。
“心理平衡”
對于想得到而得不到的,就說東西并不怎么好,以此來尋求自我安慰??梢哉f,這是只懂得“幸福”的狐貍,面對“挫折”或“心理壓力”,它知道采取“歪曲事實”的方法去取得“心理平衡”。我們有時候也需要向狐貍學習一下,試試“酸葡萄效應”。
“阿Q”也需要
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被人打時口中或心中念一句“反正是兒子打老子”,于是也就悠悠然忘卻了皮肉之苦痛。雖然長期以來,“阿Q精神”是作為國人劣根性的一個方面遭到人們嚴厲批判的,但無可否認,這種精神對緩解自己的壓力而獲取心理平衡,確實有著實際的意義和作用,尤其是當人們認為自己對所面臨的壓力已經無能為力的時候,采用這種應付方式,可以避免走向極端。
“聊以自慰”
看到人家吃麥當勞,就說那是垃圾食品,不如我的饅頭咸菜養人;看到別人考上名牌大學,就說考上大學不好,修業年限長而又花費高,將來就業還是個未知數;看到別人“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就想還是不如我的爸爸好,說不定哪天他就“進去了”,而我爸爸,想貪污腐敗都沒門……
學會“合理化”
任何一種事物都會有正反兩種意義,只要起到暫緩心理壓力作用,使心理得以平衡,就有其實際意義。所以,合理化的酸葡萄效應是無可厚非的。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擺在那里,如若能改變,當然該向好處努力,如若已成定局,無法挽回,就該寬慰自己、接納自己,承認現實。這比垂頭喪氣、痛不欲生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懂得“刪除”
我們的生活不可能每天都很順心如意,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往往就需要排解,需要“刪除”??蓪τ谌藖碚f,這刪除遠非如電腦那么簡單容易,可能需要一個過程。老祖宗早就知道,要走一段彎路,于是就說:“吃虧是?!?、“傻有傻?!薄ⅰ捌曝斚麨摹?、“塞翁失馬,焉知非?!薄ⅰ案咛幉粍俸钡鹊龋瑸槲覀冭T造了一道有效的心理防御機制。
讀故事,懂心理——狐貍與葡萄
一個炎熱的夏日,狐貍走過一個果園,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狐貍想:“我正口渴呢?!庇谑撬笸肆藥撞?,向前一沖,跳起來,卻無法夠到葡萄。狐貍后退又試。一次,兩次,三次,但是都沒有夠到葡萄。狐貍試了一次又一次,都沒有成功。最后,它決定放棄。它昂起頭,邊走邊說:“葡萄還沒有成熟,我敢肯定它是酸的?!边@是《伊索寓言》中廣為人知的《狐貍與葡萄》的故事。
如果今天中午,你同事單單沒請你吃飯,那你一定要以為是下面幾個原因:
A.出去吃飯不利于減肥;
B.那飯有什么吃頭啊,還不見得衛生;
C.喝酒是最討厭的事了,費時又傷身體;
D.以上都是。
記住:要都選,就是選D。只是千萬別去想:是你人際關系不好,他對你有什么意見之類的事哦。
嘿嘿,這就叫“酸葡萄效應”。它對你心情的調整絕對有好處。
“酸葡萄效應”看來愚蠢可笑,但確有某些積極作用。它反映了當事人的心理素質具有某種消化受挫感的彈性,可以幫助人在遇到挫折時從憂傷中解脫出來,靈活地松動既定的、可望而不可即的追求目標,暫時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防止行為上出現偏差。
“百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逆境給人的受挫感固然會增添心靈上的痛苦,但也可能把人鍛煉得更加成熟和堅強。因此,掌握一套對付心理挫折的防衛方式,有助于恢復心理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您不妨一試。
上一篇:謙虛才能爬到制高點——盧維斯定理
下一篇:走自己的路,隨便別人去說——韋奇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