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預支明天的煩惱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企圖把人生的煩惱提前解決掉,以便將來過得更好、更自在,徹底地無憂無慮。而實際上,很多事是無法提前完成的。過早地為將來擔憂,除了于事無補外,只能讓自己活得很累、很無奈。
看過這樣一則小故事,說的是一位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廟院子里的落葉。在冷颼颼的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隨風飛舞落下。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這讓小和尚頭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松些。后來有個和尚跟他說:“你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后天就可以不用辛苦掃落葉了。”
小和尚覺得這真是個好辦法。于是隔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地猛搖樹,心想這樣自己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干凈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開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樣是還落葉滿地。
老和尚走了過來,意味深長地對小和尚說:“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啊!”
確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和小和尚一樣,企圖把人生的煩惱都提前解決掉。但常識提醒我們,這是不可能的。李白云:“明日愁來明日愁”,是有一定道理的。活在當下,只需要努力過好現在。
不預支明天的煩惱,不想著早一步解決掉明天的煩惱,定能使自己過得輕松,有詩意。實際上,等煩惱來了,再去考慮也不遲。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況且,明天的煩惱,你又怎能提前解決呢?更重要的,想象出來的煩惱比真正出現的也不知多出多少。
明天如果有煩惱,你今天是無法解決的。唯有保持堅強的心靈,即便有任何困難出現,也可坦然去面對、去解決。況且,再幸福的人也有煩惱,再不幸的人也有快樂。世間的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抱著煩惱不放,就會把快樂丟掉。哭著活是一天,笑著活也是一天,那就開開心心地過好今天每分每秒……
丹麥有個民間故事,說的是一個鐵匠,家里非常貧困,于是鐵匠經常擔心:“如果我病倒了不能工作怎么辦?”“如果我掙的錢不夠花了怎么辦?”這一連串的擔心像沉重的包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使他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好,身體一天天越變越弱。
有一天鐵匠上街去買東西,突然昏倒在路旁,恰好有個醫學博士路過。博士在詢問了情況后十分同情他,就送了他一條金項鏈并對他說:“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千萬別賣掉它”。鐵匠拿了這條金項鏈高興地回家了。從此之后,他經常想著這條項鏈,并自我安慰道:“如果實在沒錢了,我就賣掉這條項鏈。”這樣他白天踏實地工作,晚上安心地睡覺,逐漸他又恢復了健康。后來他的小兒子也長大成人,鐵匠家的經濟也寬裕了。一天他把那條金項鏈拿到首飾店里估價,老板告訴他這條項鏈是銅的,只值一元錢。鐵匠這才恍然大悟:“博士給我的不是一條項鏈,而是治病的方法!”
從這則民間故事里,我們可以悟出這樣一則道理,不用預支明天的煩惱,只需做好今天的功課,做好今天的功課,就是應對明天煩惱的最好法寶。特別是當我們把心頭的那個沉重包袱放下時,你原來焦慮的那些令人不安的后果往往也不一定會發生。
在生活的儲蓄卡上,如果預支了煩惱,就等于給自己買了一個枷鎖,會讓你無緣由地身心疲憊,而且疲憊得沒有一點價值。真正的煩惱就在那里,你煩,或者不煩,它都在那里;而虛擬的煩惱本不在那里,你煩,它就真在那里了。
美國著名醫學家奧斯勒教授是個長壽的人,他的長壽秘訣是經常說“今日最好”。只要今天最好,不要為明天還沒有發生的事情憂慮。預支明天的煩惱,只能使今天活得不快樂。
許多人過得不快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心里潛藏著一個名字叫做“煩惱”的小螞蟻,常常放出來吃掉了自己的難得的快樂。
當然,為了明天的快樂,我們還要做好今天的準備。比如為了明天的勝利,精心準備比賽;為了明天的成就,做好今天的工作。只要做好了該做的事,何不高枕無憂地過好今天?
有句話說得好,即使不幸注定要在明天來臨,你也沒有必要今天就為它付出代價。過好今天最重要,煩惱真的來臨時,再去積極面對也不晚。
不去預支煩惱,人生的煩惱就會減少一半;不預支明天的煩惱,你才可以盡情享受今天的快樂!
上一篇:不要成為折磨自己的人
下一篇:樂于接受絕境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