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主動創業的膽識,而非被動等待改變
被動等待改變猶如守株待兔,如此,夢想與財富只會和你擦肩而過;創業者應用主動的膽識贏得白手起家的機會,創造人生的財富。
獲得收入的途徑無非兩種:一種是就業,另一種是創業。縱觀周遭眾人,大多數人習慣就業,拿固定薪水,僅僅在十分被動的情況下才等待改變。久而久之,這些人便會失去向上的斗志,理想漸漸消失,夢想變得渺小,如果你僅僅止步于此,那么,巨額的財富將與你無緣。但是,想過好的生活,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必須有膽識主動創業。
被動等待改變不如主動創業,只要有不言失敗的精神,能痛定思痛,總結經驗教訓以圖東山再起,終有一天會走向成功。在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劉英魁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理想、激情和膽識三種特質,而在他的成功故事里,不難發現:主動創業為他日后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1999年,本科在讀的劉英魁憑借年輕人的主動性和超強的組織能力,用2萬元啟動資金成立了他的第一個公司“微網科技”。憑著白手起家的激情和扎實的知識技能,幾個中型的軟件項目代理開發權使“微網科技”在創業的頭一年就獲得了第一桶金。2000年,劉英魁又成立了新公司“東方般若”,引入風險投資,開始進行網絡軟件研發,并進軍無線增值服務。
5年的時間,劉英魁完成了從大學生到企業經營者的角色轉化,企業的價值躍升至2億元。
劉英魁的成功,凝聚著他主動創業的膽識和自身的不懈努力。他主動適應社會發展形勢,轉變就業觀念,走上這條自主創業的道路,用主動和能力找到了致富門路,實現了自我價值。
白手起家時,人們會考慮很多問題,對是否創業充滿疑慮。其實,只要你有主動創業的膽識,完全不必顧慮這么多。人的思想和性格是會隨著環境和經歷而改變的,考慮得越多膽識就可能越小。世上沒有天生的成功者,能否闖出自己的天下,只有主動試過才會知道,被動等待改變是等不來任何財富的。董濤就是主動投身商海后才知道原來生命還有別樣的風采。
董濤,1999年畢業于華東理工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后不久被分配到某事業單位下屬機構。他覺得工作的挑戰性不夠,于是決定自己主動尋找發展機會。經過一番分析,他便只身到上海找工作。不久,他應聘到某公司做營銷工作,工作期間,他自學辦公自動化專業技能,并取得該專業三級等級證書。兩年后,董濤又應聘到某廣告公司從事電腦廣告設計,工作中他敏銳地發現,廣告行業市場前景比較好,由于工作、學習認真刻苦,他被該公司老板選拔到部門當主管,工資待遇有了大幅提高。盡管如此,他自己創業的想法絲毫沒有動搖,2002年年底,他婉言謝絕了公司老板的挽留,回鄉開始白手起家創業。
同年,董濤在家鄉租了一個店面,投資2萬余元購買了兩臺電腦和一臺小刻字機,屬于他的一個小型廣告經營部正式掛牌營業了。當時店里僅有他一個人,他既當老板又當工人。每接到一筆業務,他都會嚴把業務質量關,通過近兩年的努力,業務逐漸增加,生意日益紅火。2004年,他又把隔壁一間店面租下來,把兩個店面打通,到工商部門注冊了公司,并逐步購置了彩色打印機、中型刻字機等設備,并聘請了2名設計人員,業務也從以前單純刻字和簡單設計逐漸向廣告裝飾業發展。此時,類似的廣告經營部已達六七十家,競爭比較激烈,壓力也很大,但他主動迎難而上,把賺到的錢全部用于投資。
主動參與市場競爭使董濤快速成長,同時他也找到了生存發展空間,公司的業務一直在持續拓展中。
董濤在白手起家的過程中敢闖敢干,主動適應市場,找準市場切入點,不斷更新思路,克服了各種困難,大膽地開創了自己的事業。
在創業的過程中,肯定不會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各種問題和困難來考驗我們的意志,因此,在自主創業時,要及早分析自己,定位自己,早做準備,時機成熟便立即主動爭取機會,變被動等待為主動創業,才能占領先機。如此主動積極地投身創業過程,才能用絢麗的篇章詮釋人生,成為白手起家的贏家。
上一篇:被嘲笑的夢想,才是真的夢想
下一篇:計較得多,擁有的反而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