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的腦子洗洗澡
從前有個叫商湯的人,發明了一種奇特的洗澡方法,叫作“外洗身,內洗心”,就是先洗去身上污垢,再除去內心的渣滓。所以,每次洗完澡,他都覺得身心舒暢。他甚至在洗澡盆外寫了9個字: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們大概很少有人做到商湯那樣,多半是只洗外,不洗內。身體洗得倍兒干凈,腦子還是昏昏沉沉,精神還是混混沌沌。
不妨套借一句廣告語:快給你的腦子洗洗澡吧!
房子大了有一個好處:可以放好多好多東西,新的、舊的、有用的、沒用的。可是,煩惱也就應運而生——想找某樣東西時偏就找不到。任你急得兩眼冒火,鼻孔噴氣,怒發沖冠,就是記不起。等你找到時,也就不那么需要它了。這時你會意識到,該清理舊物了。
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套房子,儲存了好多雜七雜八、有效的、無效的信息。你想找點兒靈感整合創新的時候,看不上眼前的任何一條,當你想摒棄它們另辟蹊徑的時候,偏偏有些亂糟糟的想法跳出來給你搗亂。這時你的大腦就需要清空了,需要“歸零”。
佛學中有個故事,講一個年輕人慕名去拜望一位得道高僧,想從他那里獲取些新的給養。高僧說一句,他頂撞一句。后來,高僧再不多言,而是拿出茶壺和茶杯,請他喝茶。
只見高僧手提茶壺,青翠碧綠的茶水從壺嘴緩緩流出,注入原本空著的茶杯。很快,茶杯滿了,他的手并沒有停下,還繼續往里斟茶。
年輕人忙喊:“大師,滿了,滿了!”
高僧笑著說:“對啊,既然已滿,何須再倒?”
年輕人頓時醒悟!他自己不就扮演了那只“已滿”的杯子?他的腦子滿滿當當都被已有的觀念填充著,雖然擺出虛心求教的態度,卻并沒有把高僧的話真正聽進心里去。想到這里,他毫不遲疑地端起茶杯,把里面的茶水完全倒出,再將清空的杯子恭敬地擺放至高僧的面前。高僧點頭微笑說:“成了,成了。”
房子要及時清理,腦子也要定時清空。我們可以試著想象,在一間空蕩蕩的房子里,稍微點綴一束鮮花就會覺得賞心悅目。相反,在一間堆滿了衣服、物品、書籍、電器的屋子里,再加一束鮮花也改變不了眼里的凌亂。
凌亂,會導致煩躁。煩躁的人,容易忽略幸福。
同樣的道理,把自己想象成白紙一張,什么都不懂,什么都重新學習,試著去掌握新的方法,試著去研究新的問題,試著去吸收新的知識,試著去開始新的戀情……把腦子里原有的東西暫時丟到一旁,重新接觸新的東西,或許就能撞見最美麗的意外。
讀心箴言
有個說法叫作“空杯心態”,也有另一種叫法“歸零心態”,就是讓人清空大腦,改變一下思維的方式。過度自信,只會讓人止步不前;只有放下以往的成功和經驗,融入新環境和新角色,放下自我,才能尋到幸福!
上一篇:精神富裕的快樂
下一篇:美好生活DIY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