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潛能,把喜歡的事情做到極致
現代社會,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后根本沒有機會從事自己的專業相關的工作,更別說是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了。迫于生存的壓力,很多應屆大學畢業生都會迫不及待地找工作,也有些大學生抱著騎驢找馬的心態,先找份工作干著,再尋找其他合適的工作。其實,大學畢業的最初幾年里是最寶貴的光陰,這個階段的人還沒有結婚生子,因而沒有家庭的負累;在工作上,這也是最有創造性和積累經驗的階段。如果白白浪費這幾年的時間,就會讓自己的工作經驗得不到積累。相反,那些慎重對待找工作且找到理想工作的大學生,幾年下來,往往已經為自己爭取到了很大的發展,也給自己在行業內或者公司里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所謂興趣,顧名思義,是人們感興趣的事情。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們在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才能具有強烈的心理傾向,從而幫助人們事半功倍。興趣與情緒也是相關聯的,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或者工作,在做的過程中人們難免產生亢奮的心理,即便遇到困難,也能不遺余力地戰勝困難,或者還能在做的過程中體驗到巨大的幸福感,從而使進展更加順利。尤其是在職場上,興趣更是影響人們進行職業定向和職業選擇的重要因素,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人們才能更好地發揮潛能,把事情做到最好。因而有名人曾說,興趣是人類的第一位教師。
曾經,有位歷經一生辛苦,終于把自己的事業發展壯大的成功人士,一心一意想要兒子學習金融,繼承他的產業。為此,在兒子高考落榜之際,他四處托人找關系,把兒子送到國外最好的學校學習金融。然而,他的兒子并不喜歡金融,反而對烹飪特別感興趣。曾經有段時間,兒子經常和他說自己喜歡烹飪,他都不以為然。
等到兒子學成歸來之后,這位富人馬上把公司交給兒子打理,兒子果然沒有辜負富人的期望,把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條。但是,富人總覺得兒子的臉上少了些什么。前段時間,富人突然生病了,兒子每天都奔波于醫院和公司之間。有一天下午,兒子興沖沖地來到醫院看望父親,還帶來了自己親手烹飪的美食。富人吃著兒子帶來的美食,突然發現兒子臉上多了一個東西,那就是發自內心的微笑。父親很清楚,兒子打理公司并不快樂,他最想做的還是與美食打交道。看著兒子快樂的樣子,富人暗暗下定決心,等到病好之后重新接管公司,讓兒子繼續去做他喜歡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也許別人不喜歡做的事情,恰恰是我們愿意付出所有心力努力去做的。事例中的富人從兒子臉上久違的微笑讀出,雖然兒子勉為其難地接受了公司的一切事務,但是他并非心甘情愿。對于人生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呢?當然是幸福快樂。做父親的終究不忍心剝奪兒子的快樂,因而改變思路,決定放兒子去做他自己喜歡的事情。
對于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人們是不會努力去做的。興趣,不但是人類的第一個老師,也是人們為人處世的第一動力源泉。因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努力找到自己認為值得做的事情,自己愿意付出一切努力去做的事情,這樣才能讓人生多一些成功的可能。例如,愛迪生一生都在與實驗室打交道,卻從不以為苦,而且常常感受到巨大的快樂。為什么在常人眼中枯燥乏味的工作對于愛迪生而言卻如此快樂呢?這就是興趣使然。即使承受無數次失敗,在興趣的驅使下,愛迪生依然能夠堅持不懈地繼續嘗試,直到成功。僅就這份毅力,就與興趣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
上一篇:及時中止憂慮,為幸福止損
下一篇:發散性思維,讓你突破思維的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