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癥狀:孩子得了夜游的毛病
這天早上,還沒到上班時間,一個男孩的父親比我還早,已經等在心理健康中心門口。剛剛落座,男孩的父親就急不可耐地開始了訴說:“哎呀,可把我們嚇壞了!昨天傍晚,回家來看到孩子的自行車和書包,人卻不在家里。我們以為孩子去了同學家里,可直到9點多了,還不見人影。我們這才感到不對勁兒,就急忙四處去找。找到很晚,才發現孩子在一塊墳地里轉悠,四周一個人影都沒有,可把我們嚇壞了!問孩子怎么回事,他只告訴我們沒事兒,剩下什么話也不說。您說這是多讓人擔心害怕?咳,我和孩子的媽媽一個晚上也沒睡好,這不,大早起就趕緊找您來了。孩子上初三,過去挺乖的。從去年開始,就經常一個人晚上出去。這不是夜游嗎?有一次他又犯了毛病,出去之前還給家里留下一個字條,讓我們放心。我們哪能放心得下?您說,孩子怎么得了夜游的毛病?”
我理解了這位家長所以急切來訪的原因。但是,因為還要接待預約的來訪者,所以,得知男孩現在平安在家后,我建議,第一,不要輕率送孩子去精神病院,第二,趕緊促成孩子的直接來訪。這樣,我們暫時結束了第一次會話。
兩天后,男孩在母親的陪同下主動來訪。
男孩的母親介紹說:“孩子本來挺乖的,也愛說愛笑的,就是從去年開始不愛說話了,有什么心事也不和我們說。去年被爸爸鬧了一次,受了點委屈,就更不和我們說話了,還經常晚上出去。我們真不知道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男孩究竟為什么晚上獨自去“夜游”?要找到答案,看來必須與當事人的直接溝通了。于是,我和男孩進行了單獨會話。
初步溝通后,男孩開始了訴說:“我就是經常感到煩躁不安,感到心里不好受,不想和人說話,就經常自己一個人出去,到沒人的曠野空地,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管,才感到非常舒心。初二的時候經常這樣,現在好一些了。這次也是這樣,其實沒什么事兒,就是想自己一個人呆會兒。我總是覺得越沒人的地方,越天黑的時候,越好,越舒心。所以,就經常晚上出去。有一天晚上出去了,走到了一個墳地,感到特別清靜,感到特別舒心,所以有時候就來這里。這里躺在地下的人多好,多省心……”
男孩似乎越說越玄,以致竟然夜游墓地,而且羨慕起入土安息的人。這是為什么?生活中有哪些事讓男孩感到不省心呢?
經過溝通,我仿佛已經觸摸到了一顆焦躁不安的心,而這顆心靈的焦躁不安,又不是因為學習的壓力。那么,究竟是什么讓男孩如此焦躁不安,如此心里不好受,以致羨慕躺在地下永遠安息的心靈?
經過進一步溝通和意象對話,終于看清,困擾男孩的關鍵是與女孩的感情。原來,一個女孩子開始對他示好,讓他非常怕,非常難受,非常焦慮不安……
心理把脈:青春期的躁動不安
現在,男孩的問題已經比較清楚了。初二,正是青春期到來的時候,自我的覺醒,特別是性的覺醒,帶來了內心從未有過的不可遏止的躁動不安。但是,這個年齡偏偏處于一個心理閉鎖期,開始對成人封閉心扉。一面是強烈的躁動不安,一面是強烈的自我封閉,這是一種內心沖突。這時候,內心最大的困惑和迷惘就是兩性心理。一面有強烈的異性交往的需要,一面是對異性交往心理的壓抑,這又是一種內心沖突。于是,躁動和封閉,需要和壓抑,構成了復雜強烈的內心沖突。
內心的這一切矛盾與沖突,困惑與迷惘,對于一個少年來說,確實是難于承受的重壓,這便是男孩所說的累心,不舒服,也是男孩羨慕長眠于地下的人的原因。長眠于地下,心靈不就可以解脫了嗎?這太多困惑和迷惘,對誰傾訴?誰能理解我的心?男孩的父母都沒有多少文化,顯然不是孩子傾訴的對象。面對內心躁動和不安,迷茫和困惑,“夜游”,便成了男孩自我調節的一種方式。
我知道,男孩封閉的心靈此刻已經開啟了。我相信,今天這樣的咨詢會話,對男孩的心態調整一定會有幫助。但是,還不能急于求成,還需要耐心等待。于是,我請男孩好好想想還有什么問題需要討論,同時,給男孩找了我專門寫給中學生的兩本書,一本是《成長的煩惱你怎樣面對》,一本是《青春的迷惘你怎樣走過》。我還沒走出房間,就看到男孩匆忙打開了第二本書。
心理處方:多聽聽孩子的心聲
我和男孩的家長做了一些交流。對家長說明:第一,孩子的“夜游”不是心理疾病,更不是精神病。第二,孩子正在長大,不妨給孩子一些獨處的機會,不要前追后趕。第三,親子之間平等交流,有話好好商量,不要簡單粗暴。
大約一周后,男孩在母親陪同下再次來訪。
男孩的母親高興地說:“孩子這幾天真的變樣了,心情很好,也和我們說話了,學習也有熱情的了,上次從這里回去就上學了。孩子整個好像換了一個人,也沒有再晚上出走過……”
男孩臉上也有了輕松的笑容,告訴我說:“上次談話好像第一次找到了一個懂得自己的人。這幾天我的自我感覺和媽媽介紹的差不多,心里好受好多了。”
這次,男孩交流的愿望很強烈,談到了成長過程中的許多困惑,比如,為什么有時候感到孤單,為什么不能再回到從前,為什么有時候心里靜不下來,為什么不愛和別人說心里話。我們就此交流了很多,男孩領悟到這都是成長的煩惱,是長大必須經歷的過程。而一個善于思考的青少年,成長的煩惱和困惑會更多一些。男孩領會了自己不愿說話是心理閉鎖期的反應,也領會了需要學會適當的開放自己。
由此我想,為人父母者,能夠真正當當孩子的朋友,真正地聽聽孩子的心聲,孩子的成長肯定會少一些麻煩,多一些順利,也就會少一些這樣的“夜游”的故事。
【馬老師微語錄】為人父母者,能夠真正當當孩子的朋友,真正地聽聽孩子的心聲,孩子的成長肯定會少一些麻煩,多一些順利。
上一篇:孩子離家出走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關鍵時刻掉鏈子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