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高度來源于我們自身的定義
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為在他們的心里已經(jīng)默認了一個高度。他們常常會暗示自己:成功是不可能的,是沒有辦法做到的。較低的心理高度是限制人們無法取得偉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個人在經(jīng)歷了挫折和失敗后,面對問題時會產(chǎn)生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
當我們說“理想已經(jīng)被現(xiàn)實磨平了”的時候,當我們說“現(xiàn)實帶給我的是一次次打擊,我終于放棄”的時候,我們的表現(xiàn)就是“習得性無助”。而當一個人產(chǎn)生無助感以后,操作活動和智力活動都會減弱,并且整個生活都被蒙上一層灰暗的陰影。
許多人就是生活在這樣的框框中,許多人都在過著這樣的生活。年輕的時候,意氣風發(fā),屢屢嘗試,但屢屢失敗。
幾次失敗以后,他們不是抱怨這個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懷疑自己的能力,他們不是不惜一切代價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標準,即使原有的限制已取消,他們也早已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習慣了,不想再跳了。人們往往因為不敢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敗者的生活。
曾經(jīng)有這樣一個著名的實驗:科學家將一只跳蚤放進一個玻璃杯里,跳蚤立即輕易地跳了出來。又重復幾遍,結(jié)果還是一樣。接下來科學家再次把這只跳蚤放進杯子里,不過這次放入后立即在杯子上加了一個玻璃蓋。
“嘣”的一聲,跳蚤跳起來后重重地撞在玻璃蓋上,但它沒有停下來,因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跳起,一次次被撞,跳蚤開始變得聰明起來了,它開始根據(jù)蓋子的高度來調(diào)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后來,這只跳蚤再也沒有撞到這個蓋子,而是在蓋子下面自由地跳動。
一天后,科學家把這個蓋子輕輕拿掉,跳蚤不知道蓋子已經(jīng)拿掉了,它還在原來的這個高度繼續(xù)跳;三天以后,這只跳蚤還在那里跳;一周以后,這只可憐的跳蚤還在玻璃杯里不停地跳著——其實它已經(jīng)無法跳出這個玻璃杯了。
跳蚤還能跳出這個杯子嗎?其實讓這只跳蚤再次跳出這個玻璃杯的方法非常簡單,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盞酒精燈在杯底加熱,當跳蚤熱得受不了的時候,它就會“嘣”的一下,跳了出去。人有些時候也是這樣。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為他們的心里也默認了一個“高度”,這個高度常常暗示他們:成功是不可能的,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心理高度”是人無法取得偉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我們能不能跳過這個高度?能不能成功?能有多大的成功?這一切都取決于自我設限和自我暗示!一個人在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社會遭遇中,如何認識自我,如何在心里描繪自我形象,也就是你認為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成功或是失敗的人,勇敢或是懦弱的人,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自己的命運。你可能渺小,也可能偉大,這都取決于你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取決于你的心理態(tài)度如何,取決于你能否靠自己去奮斗。
在遭受挫折和打擊時,并不是所有人都會產(chǎn)生無助感。古今中外,有很多決不輕言放棄的人,他們也決不會被挫折所擊倒。失敗對他們而言,是學習和吸取教訓的機會,是下一次努力的臺階。這樣的人克服了內(nèi)心的恐懼和障礙,從而具備了頑強的意志和高遠的智慧。他們不是“屢戰(zhàn)屢敗”的愚人,而是“屢敗屢戰(zhàn)”的斗士,他們就是成功者。
數(shù)千年來,人們一直認為要在4分鐘內(nèi)跑完1公里的路程是一件絕不可能的事情,不過在1954年5月6日,運動員班尼斯特將它變成了可能。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每天早上起床后,他便大聲對自己說:我一定能在4分鐘內(nèi)跑完1公里!我一定能實現(xiàn)我的理想!我一定能成功!大喊100遍后,他在教練的指導下進行艱苦的體能訓練。終于,他用3分56秒多的成績打破了1公里的長跑紀錄。有趣的是,在隨后的一年里,竟有37人打破了這項世界紀錄,在那以后打破這項紀錄的人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人生所能達到的高度,往往就是人們在心理上為自己界定的高度。因為自我設限,將思想聚集在“怎么可能”的懷疑上,你的智力潛能就會被束縛,你就會把可能實現(xiàn)的東西扼殺在搖籃之中!將思想聚集在“怎么才能”的探索上,你的腦力機器就會開動起來,把各種“不可能”變?yōu)榭赡埽?/p>
只有突破限制,跳出框框,你才能以跳躍式的行動大步向前邁進。自古以來,每一次創(chuàng)造性發(fā)明,每一次革命性突破,每一個平凡人的成功,都是勇于突破框框,向原本以為不可能的事挑戰(zhàn)的結(jié)果。
土耳其諺語說:每個人的心中都隱伏著一頭雄獅。中國古語說:人皆可以為堯舜。這些鼓舞人心的話語,是人對自身價值應有的判定。
據(jù)資料分析,人的潛能開發(fā)幾乎是無窮無盡的。著名的心理學家奧托指出:“一個人所發(fā)揮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據(jù)說,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天才,其潛能的發(fā)揮也還不到10%。
我們要努力摒棄自卑的想法、無所作為的想法、甘居下游的想法,充滿自信地去發(fā)揮自己、推銷自己、實現(xiàn)自己。成功者就是那些擁有堅強信念的普通人。成功的程度取決于你的信念的強度。
信心多一分,成功多十分。自信是邁向成功的起點,世界上任何一個偉大的人物無不以堅強的自信為先導。有了自信就有了勇氣與熱情。信心起作用的過程是這樣的:每當你相信“我能做到”時,自然就會想出“如何去做”的方法。
上一篇:生命流轉(zhuǎn),我們也學會了成長
下一篇:生活很糟糕,因為無法自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