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付出,就能感受幸福
我們自打出生那一刻起,就在不斷地向他人、向社會索取,我們索取的不僅有父母的愛、老師的教誨,還有戀人的真情、朋友的幫助等,但我們是否反省過自己呢?長時間以來,你是否發現,你周圍的知心朋友越來越少?你的戀人也因為你的自私而離你遠去?你的同事甚至不愿意與你共事?你是否發現,自己并未感覺到幸福,其實,這都是因為你不想付出、只愿索取。哲人說過:“精彩的人生是奉獻和付出的人生,只有乞丐才會去不斷地索取。”的確,世間絕沒有無付出的回報,也絕沒有無回報的付出。一個人付出的多少,決定了他成就的大小,也決定了他感知幸福的能力的大小。
三國時的“三顧茅廬”是有名的歷史典故。故事大致是這樣的:
當時,劉備想要創一番大業,急需有才能的人輔佐。而在荊州時,聽楊庶說:“在偏遠的山上,有一位圣人,姓諸葛名亮,你去見見他吧。你必須親自相見,才能打動先生。”劉備聽聞后就到山上找諸葛亮去了,但諸葛亮不在家,只得失望而歸。
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拜訪諸葛亮。誰知道,此時的諸葛亮又出去野游了,急性子的張飛著急要回去,劉備只好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真誠懇求諸葛亮出山助他一臂之力的愿望。
又過了一些日子,劉備戒葷三天后,準備再次請諸葛亮出山。關羽說,諸葛亮未必有真才實學,不過是徒有虛名,不必去請。而張飛卻說,如果諸葛亮不出山,就用繩子將他捆走。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三人第三次拜訪諸葛亮。
三人第三次來到隆中,離草屋還有半里多地,劉備便下馬步行。這時,諸葛亮在午睡,為了不打擾他,劉備恭敬地在臺階下等候。張飛見了,很生氣,揚言要放火。諸葛亮醒來,見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便彼此坐下談話。諸葛亮見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就出山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王朝。
劉備三顧茅廬,為什么最終能打動諸葛亮?就是因為他付出了真心,于是諸葛亮傾盡自己的智慧幫助劉備打下江山。這也是劉備能在群雄紛出的亂世中立足并最終建立蜀政權,與曹操、孫權并足的原因。
當然,為他人真心付出,不僅僅需要我們用三寸不爛之舌去說動人的話,還應該付諸行動,動聽的語言固然可以愉悅人的耳朵,可是卻不能打動一個人的心,只有給別人真正的實惠,別人才會與我們深交。因此,生活中,與人交往,要善于發現別人的困難,然后幫助別人,主動付出是建立友誼的開始。這樣,你的人際關系自然就會好起來,你的生活圈子中哪里都有你幫助過的人,你還會擔心自己不能成功?
當然,不止是友情,愛情也是如此,如果說愛情是春天里即將綻放的花骨朵,那么,它需要你舍得用自己的愛心去呵護它、灌溉它,只有這樣才能看到它嬌艷的真心。我們每個人在愛的旅程上,注定要體會一些快樂與磨煉,只有舍得付出真心,才能看到對方對你的真心。我們再來看下面這樣一則愛情故事:
從前,有個書生即將和未婚妻喜結良緣。
然而,就在結婚的前一天,他的妻子托人給他捎來口信,說她要嫁給另外一個人。書生聽到這一消息,猶如晴天霹靂。受到如此沉重的打擊后,書生一病不起。一家人看他整日萎靡不振,便用盡各種辦法去幫他,但毫無用處,書生的生命一天天枯萎。
書生的家人著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不知如何是好。恰好,這天來了一個游歷的僧人,看到奄奄一息的書生,便為他指點迷津。
他走到書生的床前,從懷里掏出一面破舊的銅鏡讓書生看。這時候銅鏡里出現了一個畫面,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沙灘上。路過一個人,看了一眼,然后搖搖頭,走了。接下來又來了一個秀才模樣的人,他看到后便將自己的衣服脫下,蓋在了女尸的身上,走了。接下來又來了一個人,看到后連忙挖個坑,小心翼翼地把尸體掩埋了。看完后書生有點疑惑,瞬間畫面又切換到另一個場景。書生驚訝地坐了起來,因為他看到了自己的未婚妻。洞房里紅紅的蠟燭,未婚妻正被她丈夫掀起蓋頭。
書生不明所以,用微弱的聲音問道:“這是何意啊?”
僧人解釋道:“沙灘上的那具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而你就是第二個路過的人,那時你只舍得給她一件衣服。那么,她今生注定只是和你相戀。而她現在的丈夫卻是第三個路過的人,他真心地舍得付出更多的無私。所以,他們今生就注定要攜手一生。你吝于付出更多的真心,今生又怎么能換得她的真心呢?”
這個故事告訴生活中的每個人,愛情路上,一味地渴望得到、索取是不可能收獲真愛的。的確,當你擁有愛情的時候,可能覺得也不過如此,也許根本不知道自己其實深愛著對方,但是往往失去后才會明白原來對方對你來說是那么的重要。你要明白的是,愛情需要爭取、付出,愛上一個人只要一分鐘,忘記一個人卻需要一輩子,就像一句歌詞唱的“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值得等待?當懂得珍惜以后回來,會不會還在……”不免有些凄涼。一生當中也許會遇到很多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但無論怎樣,遇到了你生命中的愛人,就要懂得珍惜,任何一段感情,都經不住你源源不斷地索取,所以,我們也要學會為愛情付出!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自我,但同時,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集體中,我們的身邊,還有朋友,還有共事者,還有很多人,我們不可能脫離集體而存在。為此,我們在向社會、他人索取的同時,也要學會奉獻、懂得感恩!你要明白,有時候,真正的成功,并不是財富的集聚,而是精神世界的富足。懂得付出,懂得為他人和社會犧牲一點個人利益的人,一定是幸福的。
上一篇: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是成長的開始
下一篇:成功屬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