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的背后隱藏著什么
挫折背后隱藏著什么?隱藏著成功、機會、成長,也隱藏著失望,放棄,停滯不前。挫折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每個人都要問問自己,問問自己的內心。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如果自己愿意走少數人的路,那它后面就隱藏著成功、機會和成長,如果愿意成為大多數人,那就只有都選擇失望、放棄和停滯不前。
為什么平庸的人是大多數,那是因為很多人在挫折面前選擇了放棄,當然他們也就看不到少數人看到的風景。
眾所周知,新東方是目前中國課外教育的一面旗幟,它創造了中國教育產業在海外上市的神話。據不完全統計,在海外各大名校就讀的中國留學生中,有70%來自俞敏洪創立的新東方。在外國人眼中,俞敏洪完成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神話。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創辦新東方之前,俞敏洪的人生可謂一片黑暗,挫折重重。
1962年,俞敏洪出生在江蘇省江陰市的一個小村莊,整日看到的就是農民的艱苦和辛酸,夢想著有朝一日能離開農村定居城市。上大學,成了俞敏洪離開農村的唯一出路與希望。俞敏洪當時基礎知識薄弱,英語特別差,第一次高考時,滿分150分的英語試他只考了30分,結果可想而知。但是俞敏洪并沒有氣餒,他整裝待發,準備第二年再考,不想第二次依舊名落孫山,這次他英語考了55分。兩次高考被同一個科目拉后腿,俞敏洪開始重視英語了。第三年俞敏洪汲取了前兩次失敗的教訓,開始狠狠地啃《新概念英語》,大量閱讀英文書籍。這一次,俞敏洪沒再讓自己失望,他不但考上了大學,而且考上的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北京大學西語系。
短暫的喜悅過后,俞敏洪開始發現,北大的生活并不如他想象中的那么風光燦爛。俞敏洪是班上唯一一個來自農村的學生,他蹩腳的普通話成了班里同學們的笑柄。入學時,因為高考分數很高,俞敏洪被分在A班,可是過了一段時間,適應能力很差的他就因為成績差被調到了C班。而大三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結核又打了俞敏洪一個措手不及,為此他不得不休學一年。北大的四年,俞敏洪過的如白開水一般沉悶。大四畢業時,費盡了千辛萬苦,俞敏洪才爭取到了一個留校名額,當了一名教師。那時候,俞敏洪自己以為自己的挫折應該到頭了,應該開始享福了。可是命運偏偏不愿意放過他,好日子過了還沒三年,麻煩又找上了他。
原來俞敏洪在北大當老師后,和當時許多本科生一樣,樹立了出國留學的目標,他邊工作邊讀書,經過三年的努力奮斗,終于有一所美國的大學,答應給俞敏洪提供四分之三的學費作為獎學金,剩下的四分之一相當于人民幣4萬元,需要俞敏洪自己來籌集。為了籌集這筆經費,俞敏洪開始在校外兼職教英語。就是因為這份兼職,俞敏洪被北大記過處分,最終被迫辭職。
最初創立新東方時,俞敏洪租了一個十多平米的平房做教室,里面只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零下十幾度的冬夜里,俞敏洪拎著漿糊桶騎自行車穿梭在中關村的大街小巷里貼小廣告,經常廣告還沒貼完,漿糊就已經被凍成了冰,而他的妻子則守在教室里等人打電話來咨詢。
很難將現在的新東方和當年那個只有一間教室一套桌椅的新東方聯系在一起,但事實就是如此。俞敏洪的成功說明,每一個挫折后面都隱藏著機會。沒有前兩次的高考失利,就沒有第三次高考后考入北大;沒有辭退工作后的落魄,就沒有世人羨慕的新東方。我們通過新東方記住了俞敏洪,也通過俞敏洪,了解了新東方。假若俞敏洪被北大處分后做一個循規蹈矩、安分守己的北大教師,就不會有這么多人知道俞敏洪這個名字。
所以,請不要抱怨挫折,以積極的心態看挫折,因為在挫折的背后,隱藏著夢想,隱藏著希望,隱藏著成功。
古往今來,經歷種種挫折和失敗后獲得成功、名垂千古的偉人比比皆是。姜子牙倒了大半輩子霉,貧困潦倒的他賣面謀生,面卻被一陣大風給卷走,最后,走投無路的姜子牙仰天長嘆,誰知一只烏鴉又把屎拉在他嘴里,當姜子牙伸手去抓石頭打烏鴉的時候,卻又被蝎子蜇傷了手。姜子牙年到八十不得第,一氣之下隱居到渭水河邊釣魚以度晚年……這樣的挫折與磨難,換成誰都無法忍受,而姜子牙卻依然靜靜地承受著,最后,妻子實在無法忍受這極度窮困的日子離開了他,而姜子牙一個人挺了過來,最終在83歲高齡成就了自己的功業。而姜子牙的妻子,該吃的苦吃了,該受的罪受了,卻在最后一道門檻的時候放棄了,機會也就錯過了,如果再稍微堅持一下,忍一忍度過這一關,前面將是另一番天地,實在可惜。
戰勝挫折的道路是漫長而曲折的,人生難免有挫折,也不可能沒有挫折。當一條直線與一條曲線被擺在一起,哪一條最美麗?我們往往會選擇曲線。正如有些人偏愛喝苦咖啡一樣,挫折背后,隱藏的是更明朗更廣闊的天地。所以,逐夢的路上,請堅信“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挫折背后,總有意想不到的禮物。
上一篇:挫折受夠了,成功也就到來了
下一篇:接受,然后才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