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完善自己的同時,也就是進步的開始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完善和超越自我的過程,即使我們不可能凡事做到盡善盡美,但是我們應(yīng)該努力讓自己更好一點,努力去追求完美。只有向前努力了,生活才會給予你相同的回報。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才能避己所短,揚己所長,這樣才能給自己的人生進行準(zhǔn)確定位。因為,當(dāng)我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時,不斷完善自己的同時,也就是進步的開始。
在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華盛頓的紀(jì)念碑旁豎著一塊小石頭,上面這樣寫著:“美國不建立貴族和皇室封號,也不要世襲制度,國家事物概由人民投票公決。”這幾句話表達了美國人民追求民主、自由、幸福的強烈內(nèi)心愿望,即使美國已經(jīng)完全獨立了,但它依然需要人民的支持與監(jiān)督。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處,只有不斷地學(xué)習(xí)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我們才能完善自己的缺陷。當(dāng)然,如果你總是感覺完善自己,向他人學(xué)習(xí)是一件丟臉的事情,那么,更丟臉的是自己不明白卻裝著很懂的樣子。
在美國有位很有錢的富翁,但是他卻得不到別人的尊重,為此他很苦惱,每天都想著如何才能得到他人的敬仰。一天,富翁在街道上散步,看到旁邊有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他心想自己機會來了。于是,富翁便在乞丐破碗中丟下了一枚金幣,可是乞丐卻頭也不抬,自己忙著捉虱子,富翁感到很生氣:“你眼睛瞎了嗎?沒看到我給你的金幣?”乞丐還是沒有正眼瞧他,回答說:“給不給是你的事,不高興你可以要回去。”富翁很生氣,又丟了十個金幣在乞丐的碗中,心想這一次乞丐一定會趴著向自己道歉,卻不料,那個乞丐還是對自己不理不睬。
富翁幾乎要跳起來了,咆哮道:“我給你十個金幣,你看清楚,我是有錢人,好歹你也尊重我一下,道個謝你都不會?”乞丐懶洋洋地回答:“有錢是你的事,尊不尊重則是我的事,這是強求不來的。”富翁一下子著急了:“那么,我將我的一半財產(chǎn)分給你,能不能請你尊重我呢?”乞丐翻著白眼看著他,說:“給我一半財產(chǎn),那我不是和你一樣有錢了嗎?為什么要我尊重你。”一著急,富翁說道:“好,我將所有的財產(chǎn)都給你,這下你可愿意尊重我了嗎?”乞丐回答道:“你將財產(chǎn)都給我,那你就成了乞丐,而我成了富翁,我憑什么要尊重你?”富翁一下子好像明白了什么,他抓住乞丐的手,真誠地說了一句:“謝謝你!”乞丐改變了之前的態(tài)度,睜開眼睛說:“不用客氣,您請慢走。”
如果一個人只看到了別人的缺點,卻看不到別人的長處,對于這樣的人,乞丐也不會尊重他。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蹦呐率且粋€乞丐,在他身上也同樣有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地方。自我完善就是一個不斷學(xué)習(xí)的過程,只要我們善于學(xué)習(xí),能看到別人的長處,懂得取他人所長補己之短,努力使自己更好一點,那么總有一天會成為一個成功者。在生活中,無論是遇到什么樣的人,也不管是比我們更優(yōu)秀的人還是比自己稍遜的人,我們都應(yīng)該主動去傾聽對方的想法和建議,在這一過程中,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總是能夠從別人的意見中受到啟發(fā),能夠?qū)W到一些利于自己成長的經(jīng)驗。我們永遠要記住“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在對方身上可能有著自己沒有的優(yōu)點,而虛心地學(xué)習(xí)對方的長處,能夠彌補自己的不足,從而完善自己。
一位著名的芝加哥商人這樣說,自己需要花一個星期的時間去拜訪國內(nèi)的各同行商店,彼此交換自己對經(jīng)營的看法;每年總要外出旅行一次,去考察各家著名商店的管理與經(jīng)營。他認為:“要使自己能夠站在廣闊、不偏的視野上觀察自己的素養(yǎng),要保持自己的事業(yè)永不衰敗,這種旅行是絕對的必需。”在每一次拜訪與旅行中,他在不斷地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的商店更好一點。試想?假如一個人不出自己的店門一步,不同其他商人交流,那么他自己所經(jīng)營的商店就不會獲得進步,永遠在原地踏步,直至被社會所淘汰的那一天。
沒有人在生活達到某一點就表示自己已經(jīng)滿足了,由于時常超越自己,所以贏得了最后的成功。如果我們總是自滿自足、不思進取,那么無論是生活還是人生就將從此開始衰落。所以,每天早上起床時,我們要下決心力求每一件事比昨天要有所進步。當(dāng)我們把事情做得比昨天更好些,然后,在傍晚你回家或者到了其他地方。就這樣,每天向前走幾步,一段時間過去之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會取得驚人的進步。
上一篇:“用行動說話”是對理想的最好詮釋
下一篇:與抑郁情緒不期而遇,請保護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