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視差的道爾頓
1766年9月6日,約翰·道爾頓出生在英國坎伯蘭郡伊格爾斯菲爾德村的一所小小茅屋里。在他十二歲時,按照村子里的標準,他所受的教育已足夠可以開辦一所學校了。于是,他勇敢地在自己的家門口釘了一塊布告牌,上面寫著:“學習的場所,男女兼收,收費公道。”
發現視差的約翰·道爾頓
為招攬學生,他還加了一條:“免費供應紙筆和墨水。”這一附加的條件十分吸引人,因為紙、筆和墨水在當時的英國是最難見到的商品,所以布告牌掛出去不久,道爾頓就招收到了不少學生,學校辦得很興隆。到他15歲時,道爾頓又和哥哥喬納森合伙在肯德爾城開辦了一所學校。
教學之外,道爾頓埋頭搞起了科學研究。他研究植物,經常在鄉間漫游,搜集各種花草的標本;同時他還搜集普通昆蟲,特別是蛾類和蝴蝶。他進行實驗,觀察沉浸在水中以及存放在真空中的蝸牛臭蟲和蛆的生命力的破壞過程。在對植物和普通小動物的實驗之外,他還在自己身上進行關于食物用量和汗液排出量之間的關系的實驗。
這些工作他都是默默地進行的。為了應付生活的開支,他還須不分晝夜地從事教書工作。直到有一天,他終于發現了視差原理。自此,他確立了他一生的目標,就是追求那深藏在我們人類感官中互相矛盾的印象后的真實。
道爾頓的知識都來自他個人的經驗。視差原理就是在一個特別偶然的情況下發現的。那天,道爾頓偶然路過一家商店,他一眼瞧見了櫥窗里的一雙長襪,深藍色的。這顏色一定最合母親的意。道爾頓當即買下了它,回家后,他把它送給母親。
“約翰,謝謝你為我買的這雙長襪,”母親為兒子能時常想到自己而高興,但是她還是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不過,你是怎樣看上這么鮮艷的顏色的,要知道,這么鮮艷的顏色是和我們教派的習性不相配的,”母親繼續說,“我是萬萬不可以穿著它去做禮拜的。”
“怎么,”道爾頓吃了一驚,“這不正是穿去做禮拜的顏色嗎?難道深藍色還不夠穩重?”
“不對呀,約翰,”母親也十分不解:“它是和櫻桃一樣的紅呀!”
道爾頓更加迷惑不解了,這真是太奇怪了。難道人與人之間的觀察還存在著差異?他決定研究一下他自己和別人視覺上的這種差異。他找來許多朋友,詢問他們是否也有這方面的感受,并對他們做了各種試驗,結果,他發現,人們的感受和他自己的體驗完全符合。
原來,道爾頓是個色盲患者,但是當時人們還并不知道色盲這一現象呢!經過研究,道爾頓提出了一個視差理論,來解釋今天我們叫做色盲的這種特殊現象。
上一篇:化學老師與太陽油
下一篇:在接受宗教裁判所審判時的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