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軟要分清場合、擺正心態
小林畢業后進入一家小公司實習,經理為了考驗小林的實際工作能力,就讓他做一份策劃。當小林做好策劃拿去給經理看時,經理卻只是搖搖頭說了一句:“再改改吧。”小林當時很納悶,可又不好意思再多問就走出了經理辦公室,剛一出門就碰到了這家公司的元老級人物——謝主管。
謝主管笑著問:“小林,是不是策劃沒有被通過呀,要不要我幫幫你?”小林沒好氣地來了一句:“就你,還是算了吧!”就頭也不回地走了。此后好幾次小林把改好的策劃案拿去給經理看,但都被經理否決了,小林很郁悶,這時候他想到了謝主管。
小林來到謝主管的辦公室門口,猶豫了半天,還是敲了門。進去后,謝主管一看是小林就冷冰冰地說了一句:“林大學士,找我有何貴干呀?”小林一聽,心想現在自己有事求人家,怎么也得說點軟話吧。
于是小林就笑著說:“謝主管,您看您現在也是我們公司的老前輩了,在策劃這方面又是把好手,你就幫我看看這份策劃案吧,幫我指點指點迷津。”謝主管聽完后不屑地笑了笑,說:“你可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呀,像我們這種沒什么學歷背景的人怎么能和你比呀,更別提指點了,不敢當呀!”小林聽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停了一會還是開口說;“謝主管,我知道您雖然學歷不是很高,但在實踐方面你可要比我們這些剛出茅廬的傻小子強很多呀,您就幫幫我唄。您現在就是我師父,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說著小林還深深地向謝主管鞠了一躬。
不論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要學會服軟,學會說軟話。這個世界很大,所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要覺得自己拿了名牌大學的文憑就可以只身闖天下,永遠不要忘了知識來源于實踐,那些書本上的知識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得到完善,遇到自己不能獨自完成的工作時要學會向資深人士請教,而在請教中也要注重方法,說服軟的話是必須的,可是也要把握尺度,不然服軟的請教就會變成獻媚。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說服軟的話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1.要分清場合
俗話說:“見鬼說鬼話,見人說人話。”不錯,說話一定要分清場合,尤其是說服軟的話。在不同的場合,即使說相同的話也會帶來不同的寓意。如果你的能力確實不如別人,某件工作你確實勝任不了,你需要他人的幫助,這時候你就需要服軟。也許他人的學歷沒有你高,但他的能力比你要強,這時候你就要說:“前輩,您的資歷比我深,工作能力比我強,您給我指導指導吧!”可是如果這句話不是在辦公場合說的,而是在娛樂場所或是宴會上,就會讓他人覺得你是在諷刺,是在挖苦。
所以,說服軟的話也一定要分清場合,不要你自己覺得你是在向別人討教,而在別人看來卻是在諷刺挖苦。
2.要擺正心態
不要覺得向別人說一些服軟的話就是在降低自己的身份,所以在說服軟的話時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心態。
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初次進入職場總想著大展宏圖,覺得自己是大學本科學歷,眼里容不下那些沒有什么學歷只會埋頭苦干的人,可事實上呢,他們卻忘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知識來源于實踐,那些書本上學來的知識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得到完善。
學會說服軟的話也是一種能力,只要擺正心態,服軟反而會讓你受益匪淺!
3.要注重口吻
我們都知道,不同的話用不同的口吻說出來,就會有不同的寓意。在當今職場上大家都處在相同的競爭環境中,每個人都是敏感而脆弱的,所以我們在向別人說服軟的話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說話口氣。如果你需要一位一直都不如你的人的幫助的時候,就要用請求的口吻說:“你可以幫幫我嗎?”如果你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用的是一種冷冰冰的口氣,那個人會覺得你是在命令他,而不是在征求他的同意。
所以,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上,在說服軟的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吻,不要因為自己小小的疏忽而錯失機會!
上一篇:掌握好說話停頓的時機,讓你的言語更吸引人
下一篇:敏感話題用模糊語言巧妙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