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樸素的鄧穎超
鄧穎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會活動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
那是在1985年10月的時候,全國政協主席鄧穎超來到湖北省宜昌視察,住在桃花嶺飯店。
鄧穎超到賓館剛坐下休息,賓館服務員就同鄧穎超的隨行人員一起收拾物品。在收拾中,服務員發現一個木箱里裝有4只白色透明的塑料袋,里面分別裝著綠豆、玉米面、小米等雜糧。
服務員驚奇地問隨行人員:“鄧奶奶隨身帶這些粗糧、雜糧,干什么用呢?”
隨行人員見服務員那副驚奇的神態,忙說:“鄧奶奶特別喜歡這些五谷雜糧呀。”這時,服務員才恍然大悟。
不一會,服務員同志為鄧穎超鋪床。這時又驚奇地發現:鄧穎超自備一套行李,陳舊得已看不出原來的顏色了。那床墊單有兩處已經磨破后都打了補丁,枕巾是棉布的,漱口杯子上的搪瓷脫落了許多……所有這些,與鋪著猩紅色的地毯、海綿沙發式的床鋪、嶄新的緞子被面的高級賓館相比,顯得多么的不協調啊!
“鄧奶奶為什么不換換?”服務員閃著一雙好奇的大眼睛問隨行人員。
工作人員沉默片刻之后回答道:“鄧奶奶對這些用了多年的東西舍不得丟啊!”
是呀,艱苦樸素的傳統怎么能舍得丟呢?鄧穎超同周總理幾十年來生活都非常儉樸。總理直到逝世前穿的一件內衣,還是1961年鄧穎超給買的。20多年里,衣領、袖口洗得發了白,周總理還舍不得換掉,鄧穎超就一針一線地縫了又縫補了又補。這針針線線凝聚著鄧穎超的心血和深厚、真摯的情感。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上一篇:船夫看重的是愛心
下一篇:節儉治國的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