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書
——在親子閱讀中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有人說,人的靈魂不能淺薄,庸俗,無聊,它永遠在追求最高尚的東西。使之高尚的重要渠道就是讀書。而讀書能讓人摒棄浮躁凈化心靈,我們要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也就是這一目的,每天堅持閱讀,把孩子需要懂的道理和規則用故事的方法去教給孩子,他更容易接受,也有利于專注力培養。因此,我們可以為孩子規定每天閱讀十分鐘,久而久之,孩子的知識面和閱讀能力就提升了不少。
但實際上出于很多原因,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對書籍的好奇以及興趣經常被以父母為中心的家庭教育扼殺了,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應該把精力放在學習上,閱讀太多影響學習”,而他們忽略了一點,閱讀對于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很有幫助,愛閱讀的孩子,學習成績不會差。同時,閱讀能提升孩子的氣質,當孩子與人交談時,能娓娓道來、引經據典時,他便能獲得別人的贊賞,畢竟,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往往在氣質上更勝一籌。
我們先來看看下面故事中的媽媽是怎么教育女兒的:
我在一家私營企業擔任會計,每天有數不完的事情,但即便這樣,我還是不忘對女兒的教育,女兒今年六歲了。年初,我就和老公商量,誰有時間,就要帶女兒去圖書館。剛好,最近我在電視上看了一個“書香潤童年”的活動,主要是倡議我們鼓勵孩子多看書。還記得我在北京讀書的時候,第一次上古代漢語課,教授說他這輩子第一次去首都北京,最難忘的不是天安門,也不是長城故宮頤和園,而是首都圖書館,他說當他一走進首都圖書館的大門,立刻就被知識的力量震懾住了,浩瀚的知識的海洋把我們映射的如此渺小。
“學無止境”,這就是圖書館給我們每個人的感覺。這天周末,我說去圖書館,女兒一臉的興奮,不錯,小家伙對讀書不排斥。來到圖書館,我先辦了讀書卡,然后對女兒說:“小白,進到圖書館里面一定不能大聲說話,因為叔叔阿姨們都在安靜地讀書學習,聲音太大會影響別人,你要像樓下的小妹妹睡著了那樣輕輕地走小聲地說。”女兒用力點點頭“噓”了一下。
看了一下圖書館的布局圖,發現,我發現兒童讀物在三樓。走到三樓閱覽室,我再次對女兒“噓”了一下,女兒非常配合,靜靜地隨著我穿過一排又一排的書架,最后找個位子坐了下來。小家伙找到自己喜歡的讀物后,就乖乖看起來。
到下午五點的時候,我提醒女兒該回家了,她才不舍地離開讀書館,我問女兒有什么感受,她說:“媽媽,以后我們可以不可以自己蓋一個讀書館,里面好多好玩的東西。”我知道,我們這一次圖書館之行起作用了,女兒愛上讀書了。
這位媽媽的做法是明智的,她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并陪孩子一起讀書,相信她的女兒以后一定會自信、健康地成長。
那么,怎樣才能使孩子愛上閱讀呢?又怎樣指導孩子閱讀呢?
1.去偽存精
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在市場上充斥著各種書刊,并不是什么書目都是適合孩子閱讀的,真正有品位、適合鑒賞的寥寥無幾。我們要為孩子挑選出健康、積極且有益于身心發展的書刊。
約翰遜醫生說:“一個人的后半生取決于他讀到的第一本書的記憶。”因此,父母一定要很認真地將第一本書交到孩子的手里,如果一本書并不值得孩子閱讀,我們就沒必要非要讓孩子去讀,因此,我們父母在孩子的閱讀的圖書的把控上,有很重要的作用,不要讓孩子將時間浪費在閱讀垃圾文字上。
2.注意培養孩子的閱讀方法
當孩子年紀還小、無法識別很多文字的時候,要教孩子帶著感情閱讀,這樣有利于培養孩子表達能力以及想象力。父母可以選擇大號字體印刷的書籍,或者指著文字大聲朗讀,來幫助孩子們閱讀。父母在讀書的時候孩子會跟著進入書中的情節,很快孩子就會認識很多生字,并獨自閱讀。
3.善用肢體語言
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時,不要忽視身體語言的作用。模仿是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父母可以將書中的內容用豐富的肢體語言表演給孩子看,孩子在模仿的過程中就會更好地理解書中的內容,并能激發他的想象力。睡前閱讀是最佳閱讀時機,幼兒的淺睡眠時期最容易進行無意識的記憶,因此睡前的閱讀一定要把握。
4.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為了增強和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建議家長們將書本上的知識與生活認知結合起來。在和孩子一起讀過海洋動物書后,就可以帶他去海洋館看看海豚、海豹到底是什么樣子;看過植物書后,則可和孩子一起去野外認識各種可愛的植物。這樣就可以使閱讀變得很有趣,孩子的讀書興趣就會逐漸建立起來。
5.為孩子規定,每天最少閱讀十分鐘
任何習慣的養成最少需要21天,孩子的閱讀習慣也是如此。一開始,我們可以帶領孩子閱讀,當孩子養成習慣以后,就會把閱讀當成每天的精神糧食了。
其實,讓孩子愛上閱讀并不是什么難事,關鍵是家長要知道想讓孩子讀哪類書,還要進行有目的地引導,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按照家長的期待愛上讀書。書中自是知識的海洋,當你的孩子愛上閱讀以后,他對于自我修養、氣質的培養也自然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和理解,氣質也就能由內而外散發出來!
上一篇:成功始于計劃,沒有計劃就是沒有目標
下一篇:抓住零碎時間,讓生活更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