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能讓你更出色
每個人的能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凡事自己來、完全不靠別人幫助的人是走不了多遠的。凡事堅持獨立完成雖然會讓你有成就感,但你可能要為此付出雙倍甚至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有時還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要想讓自己成為一個成功者,就要避免凡事自己來。
史蒂夫·鮑爾默曾說:“有人告訴我他一周工作90小時,我對他說,你完全錯了,寫下20項每周至少讓你忙碌90小時的工作,仔細審視后,你將會發現其中至少有10項工作是沒有意義的,或是可以請人代勞的?!?/p>
對于領導者來說,“凡事都自己來”顯然不是一個好的習慣,這說明他們不能充分的信任下屬,他們只看得見下屬的短處,卻看不到他的長處。
“每一件事情我不經手就一定會出差錯。”這是很多老板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也是他們引以為傲的一件事。事實上,這往往是老板自己造成的后果。如果老板不論事情大小皆要親自參與,他的下屬怎能獨立呢?無法獨立的下屬自然出錯的機會就大,特別是當事必躬親的老板不在場的時候。不希望永遠處在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的人,大多不會選擇一位不懂得授權的老板。除此之外,真正的人才也不愿意追隨一個“凡事都要自己來”的老板。有創意、有膽識的人才也絕不希望老板常在左右。所以,要想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就要懂得如何授權,千萬不要有凡事自己來的想法。
史蒂夫·鮑爾默曾給微軟經理這樣一條忠告:“不要什么事都做。你的任務是計劃、組織、控制、指揮。”關于史蒂夫·鮑爾默的授權藝術,微軟公司前全球副總裁李開復博士曾這樣評價道:“史蒂夫·鮑爾默,微軟的首席執行官,是近年來對我影響最深的人。幾年前的鮑爾默就像個果斷的老板,凡事喜歡一手抓,而且,總是在最前臺鼓舞士氣。做了首席執行官后,他放權給公司7大部門的負責人,不再做每件大事的最后決定人,加快7個部門負責人的成長。他不再做一個最有煽動力的拉拉隊員,而是一個幕后的教練。他把自己對競爭對手的研究轉換成對人才的研究。鮑爾默的行為對我很有啟發。在我對任何要求回答‘我做不到’之前,我總會想到鮑爾默可以做到,我為什么不試試?他這個榜樣幫助了我的成長。”
對于普通人來說,“凡事自己來”也是不可取的。成功之路漫長遙遠,單靠個人的努力是不夠的,要想快速達到成功的彼岸,就要學會與人合作,學會借力做事。學會與人合作是你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當一個人剛開始創業的時候,不可能馬上組織一個大的公司或是大的團體,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渺小的,世界上確實有許多一個人干不成的事兒。你可能有技術而沒有好的項目,你也可能有好的項目而沒有資金,你還可能懂經營會管理而沒有資金、技術和項目,總之,一個人干不成的事就要與別人合作干。因此,對于創業者來說,學會與人合作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韓國人尚學錄是日本一家企業的業務員,他并沒有什么學歷和資金,但他有善于企劃的能力。有一天,他接到從西德寄來的商品目錄,其中有一種新開發上市的羊毛紡織機器。對于新機械他比別人內行,直覺告訴他這是一個良機。他立即詳細調查了日本的羊毛紡織機器。他了解到應用這種新機器生產成本大約可降低三分之二,而且生產效益可成倍增長。但是,他并沒有向日本人推銷這種機器,而是帶著這項新產品的目錄和經營紡織工廠的新構想,去找住在日本的一位韓裔富翁林伯熊先生。林先生對紡織業一竅不通,但經尚學錄的企劃說明之后,也感到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他立即同意開一家紡織工廠,從西德進口4臺機器,并請尚學錄當總經理。尚學錄從原來默默無聞的業務員,搖身一變成為大工廠的經營者。他的成功之道便是與成功者合作,借助成功者的力量來實現自己的夢想。這也是通向成功的一條捷徑。
世界是由各種各樣的人組成的,就像彩虹是由7種顏色組成的一樣。一個人只有學會與不同的人相處,才能適應未來的社會?!肮路甲再p”或“孤家寡人”的才子常常會有“懷才不遇”的郁悶。觀察社會上的成功人士可以發現,真正取得競爭優勢的人首先是一個善于合作的人,完全靠單槍匹馬穩操勝券的人并不是經常出現的,因為我們處在一個專業分工精細而又合作共處的時代。因而我們需要培養自己與他人協商與合作的能力,為將來拓展自己的人生舞臺打基礎。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永遠不會枯竭;一個人,只有融入到團隊、融入到集體中才能發揮其最大的價值。孤軍奮戰只能導致失敗,凡事自己來只能耗盡自己所有,最后導致一事無成。如果你想成就大事,就千萬不要再被“凡事自己來”的思想所困擾了,要時刻牢記: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定要善于與人合作,實現多贏。
上一篇:反復運用積極的自我暗示
下一篇:和自己比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