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感恩,發達不忘舊情
懂得感恩,發達不忘舊情
名譽是一個人最珍視的東西,名譽可以讓人舍身忘利,可以讓人視死如歸。這一點是圓融的處理人際關系最關鍵的要素之一,掌握了這一法則可以無往而不勝。因此善待自己多年的摯友和多年的伙伴,讓人覺得你非常“念舊”,就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僅可以真正實現“士為知己者死”,而且還可以“好事傳千里”,名利雙收。
李嘉誠擁有的第一幢工業大廈、地產大業的基石,讓他贏得“塑膠花大王”盛譽的老根據地是北角的長江大廈。20世紀70年代后期,香江才女林燕妮為她的廣告公司租場地,跑到長江大廈看樓,發現長江大廈仍在生產塑膠花。此時,塑膠花早過了黃金時代,根本無錢可賺。當時長江地產業已創出自己的名號,盈利已十分可觀,就算塑膠花有微薄小利,對長江實業的利潤實在是九牛一毛,為什么仍在維持小額的塑膠花生產?林燕妮甚感驚奇。李嘉誠說是為了給以前的老員工留下一些生計,為了讓他們衣食富足。
曾經有一位在李嘉誠公司工作了十年的會計,因為不幸患上青光眼,無法繼續在公司上班,而且他早已花盡了額度之內的醫療費,生活面臨著極大的困難。李嘉誠關心地詢問會計:太太是否具有穩定的工作可以維持家庭生活?他支持他去看病,而且說,如果他的生活不夠穩定,他可以擔保他的太太在他的公司工作,使這家人不必再為生活奔波。
這位患病的會計經過醫生的診治,退休后定居在新西蘭。本來這件事就應該這樣結束,但更值得一提的是,每次李嘉誠從媒體上獲知治療青光眼的方法,都會叫人把文章寄給那個會計,希望對他有所幫助。他的行為使會計的全家都十分感動,那個會計的孩子尚處幼年,大概還沒到十歲,為了表達全家對李嘉誠的感激之情,孩子自己動手畫了一張薄薄的卡片,寄給李嘉誠,禮輕情誼重。由此也可見李嘉誠優秀的人品和對員工的關愛之情。
有人看到李嘉誠如此善待員工,不由得感嘆道:“終于明白老員工對你感恩戴德的原因了。”李嘉誠認為:一家企業就像一個家庭,他們是企業的功臣,理應得到這樣的待遇。現在他們老了,作為晚一輩,就該負起照顧他們的義務。別人夸獎李嘉誠精神難能可貴,不少老板等員工老了一腳踢開,他卻沒有。這批員工過去靠他的廠養活,現在廠沒有了,他仍把員工包下來。李嘉誠急忙否定別人的稱贊,解釋說:老板養活員工,是舊式老板的觀點,應該是員工養活老板,養活公司。相比較而言,日本的企業,在新員工報到的第一天,通常要做“埋骨公司”的宣誓。李嘉誠卻從不勉求員工作終身效力的保證,他總是通過一些小事,讓員工認為值得效力終身。他自豪地說,他的公司不是沒有跳槽,但是公司行政人員流失率極低,可說是微乎其微。
在商戰中,利益高于一切,商人不會從事沒有收獲的事業,畢竟企業不是慈善機構。所以工廠沒有效益,關閉也無可厚非,李嘉誠卻繼續生產,堅持“員工養活企業,企業應該回報他們”的樸素觀點,他把冷漠商場化無情為有情。
李嘉誠認為,他自己盡最大的努力,為企業賺錢是應該的,所以其他股東相信他,雖然管理者受到的壓力很大,但是因為他們的收入很多,所以他們應該多為員工來考慮,應該努力為他們做些事,保證他們的利益。為了增強下屬對集團的歸屬感,他往往會給他們以低價購入長實系股票的機會,從而使集團形成了更強的凝聚力。
李嘉誠也很善于為他人謀利,做到仁至義盡。杜輝廉是曾為李嘉誠的事業鼎力相助的一位“客卿”。他是英國人,出身倫敦證券經紀行,是證券專家。李嘉誠最輝煌的戰績在股市,最能顯示其超人智慧的場所也是在股市,而被稱為“李嘉誠的股票經紀”的杜輝廉,在其中起了不容低估的作用。他是長江多次股市收購戰的高參,并實際操辦了長實及李嘉誠家族的股票買賣。但杜輝廉并不是李嘉誠屬下公司的董事,他多次謝絕李嘉誠要他擔任長實董事的邀請,是眾“客卿”中唯一不支干薪者。但他卻不因為未支干薪,而拒絕參與長實系股權結構、股市集資、股票投資的決策,這令重情重義的李嘉誠一直覺得欠他一份重情,總想著尋機報答他。
1988年底,杜輝廉與他的好友梁伯韜共創百富勤融資公司,李嘉誠當即決定幫助百富勤公司,以報杜輝廉相助之恩。杜梁二人各占百富勤公司35%的股份,其余股份,由李嘉誠邀請包括他在內的18路商界巨頭參股。他們都和李嘉誠一樣不入局、不參政,目的僅在于助其實力,壯其聲威。在李嘉誠和其他商界巨頭的大力協助下,百富勤發展勢頭迅猛,先后收購了廣生行與泰盛,也分拆出另一家公司百富勤證券,杜輝廉任這兩家公司主席。當百富勤集團成為商界小巨人后,李嘉誠等巨商主動攤薄自己所持的股份。其目的是再明顯不過了,就是好讓杜梁兩人的持股量達到絕對的“安全”線。
李嘉誠對百富勤的投資,完全出于非盈利目的,他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為了報杜輝廉之恩。盡管李嘉誠并不想從百富勤賺得分毫,但他持有5.1%的百富勤股份,仍為他帶來了大筆紅利。因為百富勤發展迅速,是市場備受寵愛的熱門股,他不想賺錢,也得賺錢。
唐太宗李世民用水和舟來深刻闡述民與君的關系,他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其實李嘉誠的做法與他很相像,不同的是前者用在企業管理中。李嘉誠說:“一支同心同德的軍隊,身體力行的軍隊,有凝聚力的軍隊,才是無堅不摧的軍隊,才能夠出奇制勝,一個光桿司令打不了天下,孤掌難鳴,就像舟和水的關系一樣。”而且他也是這樣做的。他說如果要員工全心全意地工作,就要將心比心,讓員工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保證他們的利益。
所以,懂得感謝員工,回報部下,不計利益和索取,是李嘉誠對人生的領悟,也是商戰之中不可忽略的一種戰術。這種戰術以柔軟的內心作為根本,盡管付出很多,可是收獲的將是比金錢要多出很多倍的名聲。
很多人在獲得了名譽和地位以后,就容易忘本,別說是下屬,就連親人和朋友也難以靠近了。這樣的人,往往會眾叛親離。即使是眼前獲得了成功,也不會長久。所以,成功之后,更要懂得珍惜,懂得感恩,不忘舊情。
上一篇:憨厚待人,不傷人也不傷己
下一篇:手下留情,善惡只在一念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