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思路的拾荒者
沈陽市有個以拾破爛為生的人,名叫王洪懷。他每天游走于大街小巷,與垃圾箱、廢紙、易拉罐為伴。
有一天,王洪懷問自己:收一個易拉罐,才賺幾分錢,如果將它熔化了,作為金屬材料賣,是否可以多賣些錢?
在這樣的思考中,王洪懷把一個空罐剪碎,裝進自行車的鈴蓋里,熔化成一塊指甲大小的銀灰色金屬,然后花了六百元在市里有色金屬研究所做了化驗。
人家告訴王洪懷,這是一種很貴重的鋁鎂合金。他算了一筆賬:當時市場上的鋁錠價格,每噸在一點四萬元至一點八萬元之間,每個空易拉罐重十八點五克,五點四萬個就是一噸。
賣材料比賣易拉罐要多賺六七倍錢。王洪懷決定回收易拉罐熔煉。為了吸引人們賣空罐,他把回收價格從每個幾分錢提高到每個一角四分。
他將回收價格以及指定收購的地點,印在卡車上,向所有收破爛的同行散發。一次小小的思維換軌,財富滾滾而來。
過了一周,王洪懷騎著自行車到指定地點一看,令他大吃一驚:只見很多輛貨車在等待著他,車里裝的全是空易拉罐。
這一天,他回收十三萬個以上,足足兩噸半。
王洪懷立即辦了一個金屬再生產加工廠。就這樣,他在一年之內,用空易拉罐煉出了二百四十多噸鋁錠。在三年時間里,他賺了二百七十萬元。
一次思維的變換,使他從一個“拾荒者”,一躍成為百萬富翁。創造財富的道路不是只有一條,轉換一個思路,就有可能找到最佳的致富之門。
上一篇:賈逵隔籬偷學
下一篇:閻若璩勤以補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