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覽群書的魯迅
魯迅是現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原名周樹人,魯迅是筆名。他對中國現代文學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
魯迅大約在5歲時開始讀書,其啟蒙老師是他的一個遠房叔祖父。幼年魯迅最初讀的是《鑒略》,這是一本簡要的中國歷史讀本。
從這時起,魯迅就對讀書產生了興趣。他當時最愛讀的是《花鏡》,這是一本關于花木栽培的書。這本書上面有許多圖,魯迅不僅愛讀這本書,而且還對書中認為不妥之處進行批注??梢婔斞笍男∽x書就不迷信,不盲從。
大約12歲的時候,少年魯迅到三味書屋,就讀于壽鏡吾老先生門下。壽老先生學問淵博,對學生要求也很嚴。那時候魯迅的父親已經身染重病,少年魯迅不得不每日奔波于當鋪和藥鋪之間,幫母親減輕負擔。
有一次,魯迅因為遲到受到了老師的批評,為此,他在書桌上刻了一個“早”字鞭策自己,從此再也沒遲到過。
天資聰穎再加上自身的勤勉,魯迅的功課一直很好。在一次對課中,先生出了個“獨角獸”,同學中有的對“一頭蛇”,有的對“三腳蟾”,有的對“八腳蟲”,有的對“九頭鳥”……魯迅卻根據《爾雅》一書,對了個“比目魚”。
壽老先生聽了連連稱贊,說“獨”不是數字,卻有單的意思;“比”也不是數字,但又有雙的意思,對得工整,可見是用了心的。
讀私塾時期,魯迅除了學老師指定的書之外,自己還讀了許多歷史古籍,其中有不少野史和雜集。對故鄉歷代的愛國志士、著名學者文人的著作以及有關文獻,更是盡力去搜覽。正是這樣廣泛的閱讀,給他提供了豐厚的文化上和思想上的營養,擴大了他的眼界,增強了他的心志。
大約17歲時,魯迅離開故鄉到南京讀書。這時正值維新運動的高潮,他如饑似渴地閱讀新的書刊。
當時他特別喜歡嚴復譯的赫胥黎的《天演論》,書中的許多段落,他在多年之后還能背誦。
當時,魯迅非常堅信書中的進化論觀點,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進化論都是他世界觀的基礎。在那個國家危亡的年代,他總是相信,既然生物處在不斷地進化之中,那么,我們的國家也必須改變現狀才能生存下去。
4年后,魯迅東渡日本留學。這期間,他閱讀范圍更為廣泛,研究也更為深入。他不只讀文學書籍,而且還懷著極大的興趣閱讀哲學和科學書籍。
魯迅不僅酷愛讀書,而且還有認真抄書的習慣。在他的日記中,有關抄書的記載很多。
實際上,魯迅早在15歲時,就開始抄錄小本《康熙字典》上的古文奇字;后來又抄錄《唐詩叩彈集》中的百花詩,如荷花、梅花、桃花等,分別抄出,裝訂成厚厚的一本;再后來就抄《唐代叢書》,這是一本一般讀書人所不屑讀的世傳陋書,而魯迅從中得到很大收獲,抄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文獻,同時也極有助于他日后的古典文學研究。
也許,正是勤于讀書,苦于抄書,為魯迅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使他最終成為一代文化巨匠。
上一篇:勤記好學的方以智
下一篇:吳敬梓創作《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