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橋邊撿鞋拜師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天下時,手下有一個很有計謀的大臣,名叫張良。
劉邦稱贊他說:“張良在一個小帳篷里出的計謀,在千里之外也會取得勝利。這說明他對任何事都考慮得很細致、周密。”
張良年輕的時候,很愛學習,讀了許多書,可是他還是覺得自己學的東西很少,總想著要是能跟著一位老師學那該有多好呀!
有一天,張良出去散步,他一邊走還在一邊想:我上哪兒去才能找到老師呀!
走著走著,張良來到一座石橋跟前,抬起頭來一看,橋上坐著一位老公公,白頭發,白眉毛,白胡子,身穿著一件黃顏色的大袍子。
這位老公公蹺起一只腳,穿著鞋子,可沒拔上鞋跟,那只腳還一晃一晃,“啪噠”鞋子掉到橋下去了。
“小伙子,下去把我的鞋撿起來。”
這老公公怎么啦?自己掉了鞋子,怎么叫人家去撿呢?張良挺不樂意,心里想:我又不認識你,干嘛給你撿呀?可是他再一想:老公公這么大年紀了,自己去撿鞋子,該多累啊!應該幫老人做點事。他想到這里,就跑到橋下去,撿了那只鞋子回來,交給老公公。
哪里知道,老公公沒有伸手來接,只把腳一蹺,說:“給我穿上。”
張良先是一愣,后來還是幫老公公把鞋子穿上了。老公公捋捋胡須笑了,站起來大搖大擺地走下橋去。
這位老公公也真怪,叫人家幫他做了事,怎么連一聲“謝謝”也不說,就走了呀?
張良心里一琢磨,這位老公公也許是位很不尋常的人呢。說著,就悄悄地跟著他,想看看他住在什么地方。
老公公在前面走,張良在后面跟。走呀走,跟呀跟,忽然,老公公回過頭來,對張良說:“你是好樣的,我很樂意教你學點本領。”
張良一聽,心里樂壞了,趕緊走上前去行了一個禮,說:“請您做我的老師吧,我一定用心學習。”
“好吧!五天以后,你一早在那座石橋上等我。”
到了第五天,張良一早起來,洗了臉,跑到石橋跟前一看,老公公已經在石橋上了。
老公公說:“小伙子,你遲到了!你應該在這兒等我,怎么反而讓我這老人等你呢?你回去,過五天再來。”
又過了五天以后,張良一聽到公雞“喔喔”叫就起了床,梳洗完畢,就急急忙忙往石橋跑去,這回呀,他又遲到了。
老公公挺生氣說:“你怎么又遲到了?過五天再來。”說完話,轉過身子就走了。
張良心里難過極了,他遲到了兩次,還能再遲到嗎?
三天過去了,在第四天的晚上,張良躺在床上,身子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不能再遲到了,怎么也不能再遲到了!
張良看看窗外面的月亮,這時候剛剛過了半夜,他就一骨碌爬了起來,跑到了石橋上去,一看,老公公還沒有來,這才松了一口氣。
張良恭恭敬敬地站在石橋上,等呀等呀,一直等到天快亮的時候,看見了一個人影子,慢慢地朝石橋上走來,啊,老公公來了。
老公公點點頭,笑瞇瞇地說:“你真心誠意想學習,是個好小伙子。”說著,拿出一摞書來,交到了張良的手里,對他說:“這些書,你用心去讀吧!書會使你變得更聰明,更能干。”
這位老公公叫黃石公公,他給張良的是講怎么指揮打仗的書。張良用心學習這些書,學到了很多本領,后來成為一位有名的軍事家。
張良尊敬老人,言而有信,最終得到了老人的真傳。其實,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的道理。做人第一重要的恐怕就是尊重他人和誠實守信了。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那么我們就會收獲幸福和快樂。
上一篇:張巡拼死拒叛軍
下一篇:必要時需要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