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貴在知不足
古代希臘人也認為自知之明是可貴的,所以語重心長地說出了:“要了解你自己!”中國同希臘相距萬里,可竟說了幾乎是一模一樣的話,可見這些話是普遍的真理。中外幾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學史,也都證明了一個事實: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為人類文化做出貢獻。
——季羨林
所謂的“知不足”,就是指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季老認為這與“自知之明”有一定的聯系。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一句老話:“人貴有自知之明。”只有認識真我,才能避免因主觀臆斷而自釀苦果。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從來不會信口開河,輕易許諾,更不會亂打誑語。這樣的人在為人處世上,都是腳踏實地,按照客觀規律和事物發展的軌跡行事的,所以他往往會收獲意外的驚喜。
人生有限,世事無限。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件一件的去做。而最至關重要的是要打好一個認識世界的基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天地之大,能夠知道自己還有許多不知道的事情,具有這種謙虛謹慎的態度就是品德高尚的人。
但是,原本不知道、不了解卻強以為自己什么都知道,存有這種自作聰明的病態就是有毛病的人,這樣的人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正如季老所說的那樣:“我所見到的人,大都自我感覺良好。專以學界而論,有的人并沒有讀幾本書,卻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點小聰明——這能算得上聰明嗎?——狂傲恣睢,罵盡天下一切文人,大有用一管毛錐橫掃六合之概,令明眼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憐。這種人往往沒有什么出息。”
季老的這番評論是很有道理的,在那些自以為是的人眼中,他們已經完美到了極致,已經沒有再進步的必要了。他們除了自我欣賞之外,還能有什么出息呢?
世間并無完美無缺的人或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處,如果你能認識到自身的缺點,去克服它、改正它、戰勝它,那么你將會成為一個有成就的人。否則,你只能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小人物。
5年前,戈爾斯還只是一個汽車修理工,當時的處境離他的理想差得很遠。
一次,戈爾斯在報紙上看到一條招聘信息,休斯敦一家飛機制造公司由于擴大規模,正向社會招募人才。當時的戈爾斯非常幸福,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爭取這個難得的機會。
于是,戈爾斯做了簡單的準備就前往休斯頓了,到達那里已是晚上,面試就在第二天進行。晚飯過后,戈爾斯一個人坐在旅館的房間里陷入了沉思。以往的生活如同懷舊電影一般一幕幕在他的腦海中閃過,曾經的苦難和辛苦仿佛又經受了一次,一種莫名的惆悵縈繞心頭:我并不是一個愚笨的人,為什么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想到這里,戈爾斯拿出了紙和筆,把他這幾年認識的好友的名字寫在上面,其中有兩位曾是他以前的鄰居,現在他們早已住到高級社區去了。還有兩位是他的同窗好友,現在也已成家立業,生活富足。戈爾斯捫心自問,和他們相比,自己除了工作不如他們,其他的都不比他們差。論智慧,他們不比自己強;論口才,他們更比不上自己。
戈爾斯分析來分析去,最后他發現,和這四個人相比,自己確實缺乏一種能力——那就是無法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性格情緒。
此時,已是凌晨3點鐘。但是,戈爾斯的思緒卻很清晰。因為這是戈爾斯第一次看清了自己的缺點,過去很多次處于即將成功的邊緣,卻都是因為自己不能控制情緒,比如沖動、暴躁、遇事從不冷靜、急不可耐,甚至在關鍵時刻產生自卑的心理,等等,這些都讓成功的腳步停滯不前。
這一個晚上,戈爾斯就坐在房間里自我反省,自我檢討,他發現自己從小就是一個缺乏自信、得過且過、輕言放棄、不思進取的人。雖然他一直渴望成功,卻缺乏爭取成功的勇氣,而且,這么多年來,他始終都不曾想辦法改變自己性格上的缺陷。
同時戈爾斯發現,很多時候,他都在自貶身價,從過去的每一次失敗中,都可以感受到自己那種失落、憂慮、無奈、惆悵的情緒。
找到了令自己無法成功的根源,戈爾斯頓時豁然開朗。于是,他痛定思痛,做出一個令自己都很吃驚的決定:今后,無論遇到令人興奮的事情,還是遇到令人失望的事情,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全面改善自己的性格,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
當戈爾斯走到窗前,看到艷陽高照的景象,他心潮澎湃,信心大作,于是他懷著新增的自信前去面試,結果,他被順利的錄用了。
走出面試大廳,戈爾斯的臉上出現了從未有過的笑容,那個笑容是一種希望。他很清楚,這次之所以能夠得到這份工作,就是因為自己有了一種敢于面對和改正自身缺點的勇氣。他面試的成功,終于讓他明白——缺點并不可怕。對于與生俱來的缺點,只要勇于改正,就能化缺點為優點;對于后天形成的缺點,只要引以為戒,就不會妨礙光彩的綻放。
兩年后,戈爾斯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所屬的組織和行業內建立起了名聲,樹立起了威望。所有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樂觀、聰明、進取、和善的人。他在公司里的晉升速度是最快的,從普通職員一躍升為部門主管,成為公司所倚重的人物。即使在經濟不景氣的時期,他仍是同業中少數可以做到生意的人。后來,公司改革重組,戈爾斯得到了可觀的股份,這讓他有了更大的資本,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個人的優點是自身的法寶。要找出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形成鮮明的能力評斷,讓自己的價值更好地為社會所認識。而在劣勢上更應該以平衡心去對待。
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一定會客觀的審視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他不會夸大優點,更不會輕視缺點。很多人不愿意直面自己的缺點,這是自欺欺人的行為。諱疾忌醫,是許多人的通病。
其實,找出自己的不足是自我完善的關鍵環節。正如韓國現代集團總裁鄭周永說:“成功的唯一途徑就是,認清自己的缺點,然后努力地去克服它。”
出現缺乏明確的人生目標,缺乏志向與抱負,對什么都無所謂的這些現象,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對自身進行定位。
如果不對自身進行定位,就像水面上飄搖不定的小舟,只能隨風而動,飄來飄去依然是在原點打轉,更可悲的是當別人沿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后,只能把你越甩越遠。所以,要成功必須對自身進行定位,清楚自己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尤其是,即將面臨重大選擇的大學畢業生,一定要從自己的專業、性格、愛好、特長等諸多方面進行通盤思考,進行深層次的自我剖析。必須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根據以往的經驗選擇、推斷未來可能發展的方向,給自己一個科學、準確的定位,從而為自己設計出可行的發展方向。
那么,如何能夠給自己一個科學、準確的定位呢?
首先要客觀地認識自己的能力、自己所處的地位,同時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做到已所不欲,勿施與人;已欲人為之,必先自為之。但對大多數人來說,要做到這些是很難的,往往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自己很難正確地認識自我。其次要做的是:真正地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還應多向身邊的人咨詢,多與有經驗的人溝通,及時修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最后,要有自己獨到的眼光,看問題少用感情,多用理智;少用感覺,多用頭腦。這樣,會幫助你提高對自己的正確認識。現在很多人都會認為對自己有足夠的了解,但往往錯誤的選擇都源于對自己認識不清。其實,我們應該及時的對自己進行自我評估,其目的即是要通過對以往成長經驗的反省,檢視自己的價值。
能夠了解他人性情和心理的人必定是有謀慮的人,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缺點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的人。因為只有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才能夠清楚應該從何處進行彌補。
人,貴在知不足。但是,要明白一點:發現不足決不能讓自己無端自卑,垂頭喪氣,而是要給自己一個勇敢和積極的心態。一個人的心態是否良好關乎成敗,所以要有一顆平常心,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積極參與競爭,勇敢地迎接挑戰。
上一篇:人貴有自知之明
下一篇:以“禮”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