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貴有自知之明
柏拉圖這兩句話,是非常有名的話,不但在西方流行了兩千多年,而且也傳入中國,受到了贊賞。其所以如此,就因為它搔到癢處,道出了真理。中國人不也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嗎?可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時間和空間的巨大距離,也不能隔斷。按常理說,最了解自己的應該說還是自己。“近水樓臺先得月”嘛。然而,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在花花世界中,爭名于朝,爭利于市,真正能了解自己的人,真如鳳毛麟角,絕大部分人是自高自大,自己把自己看得超過了真實的水平。間亦有患自卑癥者,這是過猶不及,都不可取。完全客觀地、實事求是地給自己一個恰如其分的評價,戛戛乎難矣哉!
——季羨林
我們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的最早表述者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說能清醒地認識自己、對待自己,這才是最聰明的,最難能可貴的。凡是能夠通過外事、外物反觀自己,并以此悟出生命本真的人,才配稱得上是大智慧,也就是明。在這一點上,季老則是一位當之無愧的明者。季老曾這樣評價自己:“我總覺得自己不行。我常常講,我是樣樣通,樣樣松。我一生勤奮不輟,天天都在讀書寫文章,但一遇到一個必須深入或更深入鉆研的問題,就覺得自己知識不夠,有時候不得不臨時抱佛腳。人們都承認,自知之明極難;有時候,我卻覺得,自己的‘自知之明’過了頭,不是虛心,而是心虛了。因此,我從來沒有覺得自滿過。”可見,季老對于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都能夠客觀地認識到,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
在當今的社會中,自視甚高者,所在皆是;而真正虛懷若谷者,則可謂罕見。很多人對于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就驕傲自滿,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因而常表現出目中無人的姿態,這樣的人無論如何都會得不償失:一方面,由于傲氣凌人導致自我停滯不前;另一方面,由于盛氣凌人導致人緣不佳。這不利于事業上的進步和生活中的完善。
人生當自知、自勝、自強。唯有如此,才能實現天地之志,并與世長存。人生的目的,是為了幸福、健康、長壽。不過,當我們一心追求幸福、健康、長壽之時,千萬不要忽視了心靈的自由。那些得道的圣人,始終關懷著內在的心靈,是以有形養“無形”,而不是以有形養有形,因此卻獲得了相對長久的生命。因為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的人,是與道為伍的,既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有充實愉快的現實生活,自然感到滿足。
相反,那些失卻了心靈的人,內心是空蕩、迷茫的,只能把心思寄托于外在的個人名利上。只不過沒有心靈作依托的欲望,是永遠不會滿足的,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凡事有著堅強意志的人,并不是為了自我名利而拼搏的人,而是心存大道、甘守真樸、無執無失、豪情滿懷的人。這樣的人,人生必然是歡快的、幸福的。
人生的轉折和理想的轉變是一個人成長的標志。只有在這種不斷的自我診斷,自我試探中,才能找到一個讓自己義無反顧堅持下去的理由。需要提醒的是,在自我認知和診斷的過程中,不可摻雜絲毫的主觀因素,否則就很容易出現自滿或自卑的兩種極端現象,這不利于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正如季老所言:“在花花世界中,爭名于朝,爭利于市,真正能了解自己的人,真如鳳毛麟角,絕大部分人是自高自大,自己把自己看得超過了真實的水平。間亦有患自卑癥者,這是過猶不及,都不可取。”
能了解別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只有認識真我,才能避免因主觀臆斷而自釀苦果。我們應該努力克服憂慮、戰勝恐懼、擺脫掉情感障礙,做到不自大、不自伐、不自傲,順應自然,凡事不強求,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這樣,就可以做到自強,成為真正的強者。
有一個自小就充滿俠氣的人,他不僅沒有上過一流的大學,而且連小學和中學都是普普通通的學校。初中考高中考了兩次,高中考大學考了三次。最后一次,他終于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后,他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做英語教師,后來和朋友成立了海博翻譯社。
20世紀90年代末,他首次聽說互聯網。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來到了美國,在這里他第一次真正的接觸到了互聯網。對電腦一竅不通的他,在朋友的幫助和介紹下開始認識互聯網。當時網上沒有任何關于中國的資料,出于好奇,他請人做了一個自己翻譯社的網頁,沒想到3個小時就收到了4封郵件。這讓他感到異常興奮,同時他也萌生了要做一個網站的想法,把國內的企業資料收集起來放到網上向全世界發布。
當時,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他已經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師,校長還要提升他為外辦主任。但這些對他已經失去吸引力了。他說:“我知道我要干什么,我有了更遠大的目標,那就是讓中國人也走向互聯網時代。”于是,他毅然決然的放棄了目前所擁有的地位、身份和待遇。
這時的互聯網對于絕大部分中國人來說,還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東西。即使在全球范圍內,互聯網也剛剛開始發展。在這樣的情形下,遠在尚未開通撥號上網業務的杭州,他就已經夢想著要用互聯網來開公司,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自己的親朋好友,卻遭到了所有人的強烈反對。但是,這并沒有阻礙他要為之而努力的信心,他決定還是要堅持下去。于是,他湊了兩萬塊錢,專門給企業做主頁的“海博網絡”公司就這樣開張了,網站取名“中國黃頁”,成為了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后來他又創辦了網上交易平臺——阿里巴巴。
這位為了實現自己目標而勇往直前的成功者就是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的開拓者,阿里巴巴網站創始人兼CEO——馬云。
馬云就是一個自知的人,他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他是高明的、智慧的,他的成功與他的自知是分不開的。
一個人最大的本領是能認清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特色的行事途徑。不邯鄲學步,不東施效顰,要有自己獨特的行事方式;不刻舟求劍,不緣木求魚,能正確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這樣才能事有所成。
據調查,有27%的人是因為了解自己的長處,并找到了自己最擅長的職業,才得以主宰自己的命運,并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些人輕松的跨越了弱者的門坎,從而邁進了成就大事者之列。反之,其余73%的人卻不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里;自己適合從事什么職業。他們往往做著一些自己根本不擅長的事,因此,無法脫穎而出,更談不上有所作為了。
在有限的人生中,怎樣讓自己活的更有價值,這是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一個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會很好的經營自我人生價值,并將其實現。你千萬不要認為這是件很難的事情,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的頭腦中有智慧,你的心里有桿秤,每走一步都會有一個可行的理由。
上一篇:人生需要壓力
下一篇:人,貴在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