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 抓住客戶給出的信號——“察言觀色”效應
顧客的言談舉止
是否能達成銷售協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客戶的心理。銷售員在與顧客面談的過程中,客戶對銷售商品的熟悉以及對銷售員本人的心理認知變化,會影響客戶的態度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言為心聲,這些外在的態度轉變,正是內在購買心理變化的體現。大多數顧客是不會明顯地把成交信號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時候,需要銷售員通過觀察顧客的言談舉止來發現。
客戶的購買信號
如果客戶的態度變化趨勢是積極的,那么往往會發出一些購買信號。這些購買信號就預示著達成銷售協議的時機已經到來。客戶的購買信號有語言信號:通過客戶詢問的形式傳遞;動作信號:通過動作傳遞;表情信號:人類的面部表情非常豐富,是傳遞喜怒哀樂最明顯的信號,所以要仔細觀察,做到真正的“察言觀色”。
對信號做出慎重的判斷
如果客戶有非常明顯的體態語言,你一定不要錯過。例如,顧客不再注意聽你講話,而是東張西望,那說明他已經對你失去了興趣。顧客要是哈欠不斷,那就意味著你已讓他感到厭煩。除非你能設法讓他“回心轉意”,否則,不用再談下去了。但是,顧客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勢并不一定包含著確定的含義。銷售員一定要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對這些信號做出慎重的判斷。
特殊的客戶信號
一名銷售員有次正在興致勃勃地向顧客介紹產品,從表面看這位顧客對這款產品也很有興趣,但讓銷售員有些不解的是他時不時地會看一下手表。當銷售員的話還沒有完全說完時,客戶突然打斷他進行到一半的產品介紹:“您給我介紹的產品很好,它已經打動了我,請問我應該在什么地方簽字呢?”一般人會把顧客頻頻看手表的行為理解為不耐煩,不想買他的產品。但情況有時并非如此。
達成協議的信號
一般來說,顧客對某些細節的詢問往往是達成協議的信號。當客戶產生了一定的購買意向之后,銷售員可以從他對一些具體信息的詢問中揣摩出成交信號。在具體的交流或談判過程當中,客戶具體采用的詢問方式各不相同,但其詢問的實質幾乎都可以表明客戶已經有了一定的購買意向。銷售員能夠把握時機,銷售成功便不是難事。銷售員還要注意到那些用反對意見表露出的成交信號。
觀察和細聽成交信號
銷售員需要準確識別成交信號和真實反對意見之間的區別,如果一時無法準確識別,那么不妨在及時應對客戶反對意見的同時,對客戶進行一些試探性的詢問以確定客戶的真實意圖。每一個顧客都是與別人不同的,不可憑經驗和教條輕易就下結論。切記要想正確判斷買與不買的信號,不可想當然。比如,交談過程中,有時“忽然沉默”也是一種購買信號,只是比較特殊罷了。
讀故事,學心理學——黑暗中的親吻聲
在一列從紐約開往洛杉磯的火車上的一個包廂里有這樣四位乘客:一位年邁將軍,一個年輕英俊的青年人,一位年輕美貌的小姐,還有她的母親。這四個人都不說話。這時,列車上的燈突然壞了,包廂里頓時變得很黑。
包廂里突然傳出一陣很響亮的親吻聲,接著又是一記更響亮的耳光聲。隨后,列車的燈又亮了起來,四個人仍然若無其事似的保持沉默。
年輕小姐心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母親肯定認為是那位英俊的男青年吻了我,然后給了他一個耳光。可是他并沒有吻我呀?難道他會去吻我的母親?”
那位母親心想:“哼,這個年輕人真是魯莽,竟吻我的女兒。我狠狠給他一巴掌給他個教訓。看他還敢不敢再輕舉妄動。”
年邁的將軍心想:“我真是無法容忍這種事情發生。那個男青年明知道貿然親吻那位小姐的后果。可是在黑暗中,年輕小姐顯然以為是我干的,所以才給了我一記耳光。等下車后,我一定要找這個男青年算賬。”
英俊的年輕人卻在竊喜:“真是可笑!我僅僅是親了一下自己的手,換了一下位置,那個可憐的老頭就挨了那個小姐一記耳光!”
這個有趣的故事說明的道理是: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那里會有多么大的差異。所以,在判斷顧客買與不買信號的時候,你應當保持克制和謹慎。不要做出錯誤的反應,這樣很有可能導致正在進行的談判中斷。
上一篇:把煩惱寫在紙上然后燒掉——忘記效應
下一篇:擁有物越多,幸福感越少——幸福遞減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