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尊重
衡量小康的水平標準,不僅僅只有物質,而且還要有精神方面的東西,我們平常講的人文素質就是指精神方面的東西。一講到人文素質,問題就復雜起來。我個人認為,有對全人類的要求,有對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要求。前者的內容有:要正義不要邪惡,要和平不要戰爭,要友誼不要仇恨,要協商不要獨斷,要互助不要掠奪,如此等等,還可以列舉許多。后者則復雜得多。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宗教的傳統不同,人文素質的行為細則必然不同。在這里需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季羨林
互相尊重是人與人相處的前提,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這句話,就是告誡我們要尊重他人。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理解對方的處境,而不是想強加于人,要人家完全聽你的。平等的交流可以使得雙方增進了解、相互借鑒、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如果不尊重對方,必定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在這種情況下的交流效果一定是不盡如人意的。
尊重他人,不僅是個人素養的顯現,更是維護人際關系的最佳方法。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就能夠相互信任、相互學習、相互包容。
尊重常常與真誠、謙遜、寬容、贊賞、善良、友愛相得益彰,與虛偽、狂妄、苛刻、嘲諷、兇惡、勢利水火不容。尊重是互相的,當你尊重他人時,別人也會尊重你,同時你也得到了尊重的回報。
松下不僅與其他日本公司一樣,尊重員工的人格,關心員工的生活,處處考慮職工利益,還特別注重給員工一種價值認同感,進而給員工精神上的快樂和安定感,使員工與企業休戚與共,全心全意為企業工作。
20世紀30年代初,世界經濟不景氣,日本經濟也陷入大混亂,許多企業裁員,降低工資,減產自保。松下公司同樣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銷售額銳減,商品積壓如山,資金周轉不靈。面對如此嚴峻的情況,松下總裁松下幸之助采取了與其他廠家完全不同的做法:工人一個不減,生產實行半日制,工資照發。與此同時,他要求全體員工利用閑暇時間去推銷庫存商品。
松下幸之助的這一做法得到全體員工的一致擁護,大家很快投入到為企業解困的實際行動中,千方百計推銷商品。結果,不到3個月就把積壓商品推銷一空,松下公司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很快渡過難關。
可以說,松下幸之助以情動人的管理使他深受員工愛戴,企業大踏步發展;同時,企業的團結心和凝聚力更加強盛,松下以柔性管理培養起一支無堅不摧的團隊,為其企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菲德舒茲有紐約電氣事業“沙皇”之稱,他是官方的勞工糾紛仲裁員,對于工人們的憤怒和投訴,他是如何做的呢?他說:“我召集來爭執的雙方,我發現,他們都渴望他人的同情。我不對任何一方表示偏袒或同情,而只是表示出我的尊重,認真傾聽他們的話。比如,如果有一方的山羊被人牽走了,那么,我就說幾句惋惜理解他們心情的話。無論他們的話是對是錯,無論是否離題萬里,我從不拒絕他們,從不下斷言。這非常重要!這樣,他們會有一種被公平對待的感覺。”
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他們即便知道自己有錯,也不會輕易承認錯誤。讓他們認錯不是件容易的事,其實這是人的自尊使然。如果他感覺到你對他的某種愚蠢的不屑,他們不僅不會承認,反而更會固執地堅持自己。但是,如果一開始就向他們表現出你的尊重與同情,先迎合他,他就會變得很容易遵從我們的意見了。
在銷售領域,需要業務員以顧客為上帝,一切以顧客說了算。說到善待每個人,沒有人比銷售大王喬·吉拉德做得更到位了。他不是為銷售而銷售,而總是做人在先,把銷售與自己的待人處世緊密結合起來,他真誠待人,并真正為每個顧客著想,與人為善,把顧客的需要當成自己的需要,從而贏得顧客的好感和信任,創造出了舉世矚目的業績。
吉拉德連續12年榮登世界吉斯尼記錄大全世界銷售第一的寶座,他所保持的世界汽車銷售紀錄:連續12年平均每天銷售6輛車,至今無人能破。吉拉德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銷售員。驕人的業績,使他一舉成功成名,因為領受到250定律的益處,他又在全世界各地進行演講,自覺地把自己的銷售經驗傳播給更多的人,讓更多人受到激勵。
吉拉德本人的故事也許會告訴我們如何尊重每個人。
三十五歲之前,吉拉德可真是失敗的。他有嚴重的口吃,前后換了40個不同的工作,還是一無所成。為了生活,他甚至當過小偷,開過賭場,還曾經背了一身的債務。他真是太失敗了,沒有一個人看好他。
最后,吉拉德不得已做了推銷員,賣汽車。誰也不會料到,當初那個窮小子,竟然在短短三年內創造了世界第一的業績,被吉尼斯世界紀錄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喬·吉拉德,因售出13000多輛汽車創造了商品銷售最高紀錄而被載入吉尼斯大全。他曾經連續15年成為世界上售出新汽車最多的人,其中6年平均售出汽車1300輛。為此,他還總結出了“250定律”。
那么,他是怎樣做到的呢?過去的經歷和失敗自然也讓他更了解了社會和人心,而苦難和失敗也使他更加堅強不屈,但光有這些當然不夠。他自己認為最關鍵的在于做好了每位顧客的工作。做到了真誠服務并關愛他們。喬·吉拉德得出結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得罪哪怕是一個顧客。”
他每天都將250定律牢記在心,抱定顧客至上的態度,時刻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因顧客的刁難或喜好而怠慢顧客。他說:“你只要趕走一個顧客,就等于趕走了潛在的250個顧客。”
在實踐中,他尊重善待每一個顧客,也就善待了顧客身后的那些親友們,讓顧客幫他傳播,幫他尋找到新顧客;他向每位顧客宣傳,散發自己的名片,讓他們記住自己,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他向每一個顧客做宣傳,讓他們親近產品,愛上產品;他不停止地了解并開拓顧客,節假日時不忘給他們傳遞出祝福;他認真了解每一個顧客,做到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與他們交朋友;他真誠平等地對待每位顧客,不因他們的身份名位而有所區別;他服務顧客的行動不僅在銷售前,更體現在銷售后,售后的服務對他更重要。
吉拉德,真正做到了尊重和善待每一個人,這是他獨特的個人魅力和修養的最佳體現。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贏利信任,做到他所到之處,十有八九的顧客都會買他的汽車。
季老說:“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宗教的傳統不同,人文素質的行為細則必然不同。在這里需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尊重,尊重他人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品德,如果你不懂得尊重別人,同樣也不會得到對方的尊重。所以,當我們需要獲得他人的尊重和喜愛時,也要學會尊重他人,這是最基本的職業素質和情操,切莫自視過高。
上一篇:嚴以律己乃是生存之本
下一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