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不違背本心地生活
一位禪師在和三個弟子談心,他讓弟子們分別說一說各人做過的最自豪的一件事。
大弟子說:“我對自己最自豪的事是察覺我是個不貪心的人。有一次,有個異國的商人將一袋珠寶放在我這里,他并不清楚里邊究竟有多少珠寶。而我原封不動地還給了他,沒有拿他一分一毫。”禪師說:“這是一個人應該做的,你如果暗中拿了他的寶石,你現在會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二弟子說:“有一次我救了一個落水的小孩,他的父母拿出厚禮謝我,我分文不取。我認為自己是一個仗義的人。”禪師說:“這是你應該做的,假如你見死不救,你會良心不安?!?/p>
三弟子說:“我一直很自豪我是一個仁慈的人。有一次,我看到一個人就要掉入懸崖,我將他救了起來——這個人是我的仇人,他一直在背地里中傷我,還害過我很多次?!倍U師說:“以德報怨,的確是值得贊揚的事。不論是難做的,還是易做的,只要不違背自己的良心,都是可貴的,你們三個都有可貴的品質?!?/p>
存大義的人必有良心,良心也可以稱作良知,是那種被社會認可、被輿論接納、被自己承認的道德行為準則。這個故事中的三兄弟,他們的作為都從自己良心出發,都得到了贊譽。一個人做該做的事,不忘良心,才不會有侵犯的過失;做原來不易做到的事,就更能彰顯良心的光芒。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良心比任何東西都可貴。
一個有良心的人不會侵害他人的利益,因為他會時時提醒自己他人的存在,他人的不易。良心常常與善良相連,不忍心看到他人遭遇不幸,不忍心置困境中的人于不顧,也不忍心讓他人陷入危險。有良心的人很少做壞事,因為他們過不了自己這一關,他們害怕會受到良心的譴責,內疚后悔,不得安寧。
良心能夠維系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社會生活中,人們常常呼喚良知與奉獻,法律固然是社會得以正常運轉的基礎,但人們如果僅僅依照法律條文,不做違法的事,也不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多管閑事”,這個社會就會變得麻木而冷漠,生活在其中的人也會漸漸變成有血有肉的機器人。
紅葉禪師和他的弟子在雪地里行走,弟子驚奇地發現,紅葉禪師的腳印印在雪地上,是一條筆直的線,而弟子們的腳印卻歪歪扭扭。他們問:“師父,為什么你的腳印是直的,我們的腳印卻是歪斜的?”
紅葉禪師說:“那是因為我走路時一直看著遠處的那座山,有了這個目標,路就會變得筆直;你們走路時心有旁騖,東看看西看看,自然就會歪歪斜斜?!?/p>
看到徒弟們若有所思,紅葉禪師繼續說:“還有人走路只盯著自己的腳,走歪了路還不自知。如果沒有固定的目標物,人很容易就走上歪路?!?/p>
聽了禪師的一番話,徒弟們按照紅葉禪師的說法走路。果然,他們的腳印變得筆直而整齊。
有經驗的人常常奉勸后輩:“人不怕走錯路,最怕走歪路。”錯路有回頭的余地,而歪路卻能讓人步入深淵,無法自拔。因為一直在同一個方向行走,人們察覺不到自己已經有了偏差,繼續走下去,偏差越來越大;走得越遠,錯誤就越大,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失之毫厘,謬之千里”。
人生的路程也容易出現偏差,因為我們的心不是時時刻刻都能端正。我們常被外界迷惑,燈紅酒綠,紙醉金迷,這些都能使我們本來正直的心開始傾斜,想要放縱自己進行嘗試。如果一個人沒有原則和底線,極易在誘惑之下迷失自我。
如何才能讓雙腳走得筆直,讓心境始終澄明?故事中的紅葉禪師說出了答案:“要確立一個目標?!边@個目標是什么?就是我們對人對事的良心、為人處世的原則。修禪的人的心中始終都有這樣一個準繩,就是凡事不違背自己的本心,與自己的良心相違背的,就算有巨大的利益也不會去做;那些與原則符合的,即使讓自己為難,需要作出犧牲,也要義無反顧?,F實生活中,我們大多不會遇到“舍生取義”的機會,所以才更要從點滴小事上注意自己的道德積累,唯有如此,才能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
上一篇:不要為目標以外的事猶豫
下一篇:與其抱怨,不如試著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