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愛好——“京劇大師”梅蘭芳的育子法則
梅蘭芳是我國著名的京劇藝術大師,一生成就卓越。而在家中,他又是一位和藹可親的父親,對孩子們教導有方。他能夠根據孩子們的不同天賦秉性,為他們設計不同的成長成才之路,使子女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那時,戲劇界流行子承父業,大多數孩子從小就像父親一樣,在戲班子里學演戲,長大后去當京劇演員。但梅蘭芳卻沒這么做,他極力主張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愛好,不隨便幫孩子決定未來。而且,他還特別主張應先讓孩子上學去學習文化知識,然后再根據孩子的個性、興趣來選擇職業。正因為有這種教育理念,所以梅蘭芳一直支持幾個孩子從小到最好的和他們最喜歡的學校里學習。當然,梅蘭芳也會通過日常觀察和溝通來了解每個孩子不同的愛好和興趣,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孩子的性格,幫他們選擇今后生活和工作的方向。
梅蘭芳的兒子梅葆琛天性沉穩,樂于思考,梅蘭芳就鼓勵他去學理科。后來,梅葆琛考入名牌大學建筑系,日后成了一名出色的建筑師。梅紹武聰明機敏,思維活躍,梅蘭芳便將他送往美國去學習文學。后來,梅紹武成了一名優秀的翻譯家。梅蘭芳唯一的女兒梅葆玥,天資聰慧,性格端莊,梅蘭芳便鼓勵她學習教育,后來葆玥考入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教育系。但葆玥也一直很喜歡京劇藝術,便在父親的鼓勵下,最終成為一名京劇演員。梅蘭芳的小兒子梅葆玖,從小就聰慧伶俐,且極具藝術家潛質,嗓音和形象都像是吃“京劇飯”的料兒,所以從小就多次跟父親同臺演出。在演出期間,有人就建議梅葆玖按照父親的路子演,但梅蘭芳卻對兒子說:“你做你的,不要猶豫。師傅怎么教,你就怎么做。”他不喜歡孩子成為自己的“復制品”,而是希望兒子能吸取眾家所長。
梅葆玖后來回憶說:“父親對我的要求就是多學、多演。不管老師教什么戲、怎么教,父親從不干涉,也從不給我改動一個字。”正因為有父親的支持和鼓勵,梅葆玖才吸取各家所長,最終成為一名極具藝術修養和獨特魅力的表演藝術家。
<<<家教家風感悟
作為一名世界聞名的京劇藝術家,梅蘭芳先生的教育心得就是:從不功利性地安排孩子的未來,而是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愛好,“就像尊重觀眾一樣”,讓孩子們享受探索人生的樂趣。
每個人的天性和愛好都是不同的,智慧的父母會尊重孩子的這種天性和愛好,引導孩子發揮他們的長處,這樣才能培養出智慧的孩子。無疑,梅蘭芳就是這樣智慧的父親,他對每個孩子的天性和性格的關注與尊重,值得我們每一個父母好好思考和學習。
1.充分了解孩子,因材施教
我們身邊有不少這樣的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今天與這個比唱歌,明天與那個比跳舞。孩子能力強還好,可以比出自信;能力弱的呢?恐怕是越比越自卑、越比越沮喪。
這其實就是不夠了解自己的孩子,沒有很好地尊重孩子的天性。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長處不同,如果非拿自己孩子的短板去與其他孩子的優點進行比較,那結果只會是挫傷孩子的自信心。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曾指出:“要像尊重上帝一樣地尊重孩子。”這種教育理念與梅蘭芳“像尊重觀眾一樣”尊重孩子的理念不謀而合,都是要先充分了解孩子的天性和愛好,在此基礎上適當地調整對孩子的期望值,然后因材施教,讓孩子去學他適合的東西,而不是大人認為好的東西。
2.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找準切入點,引導孩子成才
梅蘭芳在教育子女時,總是能通過日常觀察發現孩子的天性和興趣愛好,然后找到最佳切入點,為孩子選擇最適合他們的道路,培養孩子成才。在這一點上,父母們是應該學習借鑒的。比如孩子喜歡數學,不喜歡其他科目,那我們就從數學知識上入手,引導孩子進行更廣泛地學習,如閱讀一些數學故事,可以豐富孩子的閱讀量;和孩子探討一些數學題,可以拓展孩子的思維能力;進行一些數學游戲,鍛煉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等。等孩子在數學方面樹立起學習的自信之后,我們再鼓勵孩子用優勢帶動劣勢的方法,讓孩子了解其他科目學習的重要性,從而讓孩子獲得全面的進步。
3.根據孩子的個性選擇最佳的教育方式
每個孩子的個性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沉穩、有的機靈,有的個性較強、有的自制力較差……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這些不同個性,為他們選擇最佳的教育方式。
比如,孩子性格比較沉穩、個性較強,那就可以讓他們自己制訂一些學習計劃、長短期目標等,這樣不但會讓孩子感覺受到了尊重和重視,還會更加積極地去實現自己的計劃和目標。如果孩子性格比較急躁,自控力較差,那就需要父母來協助他制訂一些學習計劃,并進行有效的監督或采取一定的獎懲措施等,引導和鼓勵孩子努力去完成目標。
總之,針對不同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父母的教育方法也應有所不同。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爆發出自身最大的潛力,在自己喜歡的方面展現出最大的優勢來。
上一篇:對孩子教育要寬嚴結合——傅雷的“教條主義”育子法
下一篇:工作中多溝通,善于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