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難也得做人
做人當然難
難也好,不難也好,再難還得做人
做人以簡單些為好
“做人難”,一句人們時常掛在嘴邊的話。想來也是,從生命歷程講,小的時候難,長大了也難;在成年時難,在老年時也難。從性別上講,做男人難,做女人也難。現代科學發展了,有人去做了變性手術。據媒體報道,那個群體的人,生活得也不輕松。從社會學層面講,做好人難,做壞人也難;做小人物難,做大人物也難。近幾年,又有在后邊加上補充的,如某位影視明星曾有句名言:做人難,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但是不知有人想過沒有,做沒有名的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老人還是小孩,城市人還是農村人,其實都難。
做人難,但再難還得做人。就多數人來講,還是期望繼續做人。不然,就沒有秦始皇要派三百名童男童女去求長生不死藥的故事;就沒有許多江湖好漢在臨死前大呼“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的豪言壯語。因此,對做人難,就不能簡單論之,而是有必要進行一番剖析。
第一是做侍候人的人難。本來,上帝造人的時候,考慮是比較周全的。其重要表現之一,就是賦予了人自己侍候自己的能力。但是,在人的一生中,做侍候人的人的情況還是很多。年輕的時候,要侍候父母,“父母在,不遠游”,這一祖訓使大多數做兒女的很少出門,天天在父母面前聽命效命。有少數出去了的,一旦聽說父母亡故,不在世上了,無論是做官的,經商的,求學的,大都要求回家守三年孝。長大了,男的要侍候妻子,女的要侍候丈夫,男女雙方都要善待公婆或岳父岳母。對今人而言,最頭疼的是要侍候家里的“小皇帝”。“小皇帝”不要說有什么病痛,光一個不吃飯,就夠父母折騰的了。
第二是做被人侍候的人也難。這方面,最典型的莫過于皇帝了。皇帝吃飯、睡覺隨時都有人侍候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應該是極為享受的了。但是實際上他走哪里,看哪里,表面上自己決定,實際上都是別人安排好了的。古代,有幾個好南巡的皇帝,如隋煬帝楊廣,如乾隆,出去之前,大張旗鼓,弄得沸沸揚揚,聲稱要如何如何體察民情,弄清民間疾苦,但真正到了各地后,又見得了幾個真百姓?可見,就算是做皇帝,也不可能完全隨心所欲。
第三是真要完全由自己侍候自己也難。這點,當學習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許多人在生下來受洗禮后不久,就先被告知,伊甸園興許是最理想的地方,是最佳“人居環境”。但那是上帝給自己營造的安樂窩,沒有凡人的份。世上沒有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一切都只能依靠自己。而許多國人卻因受佛家思想影響太深,總想著自己行不行不要緊,到了關鍵時候、緊要時分,那和藹可親、本事超凡脫俗的觀世音總會下凡顯靈。《愚公移山》中的老愚公,不就碰到了神仙下凡,背走王屋、太行兩座大山的好事嗎?因而,在國人心目中老想著的多是一個“靠”字:靠山,當然有山吃;靠水,自然有水喝。既然在家靠父母,出門必然靠朋友。所以,不少人其實早已經老大不小了,還要當“啃老一族”,說起來還振振有詞,認為那已老了的父母,大多不知道錢怎么用。可見其心目中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思想何其深。
難也好,不難也好,此生既已為人,人還是要做下去的。
上一篇:《何以好中不溜秋》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出門找友不靠友》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