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愛,所以幸福
劉艷波:家是一份責任,是彼此的真誠相待,是溫暖的港灣。
劉艷波,銀川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快速公交駕駛員?;楹髢赡?,隨著兒子的出生,加上岳母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妻子太過操勞,他毅然放棄了多年經營的小生意來到銀川,和妻子共同擔負起照顧岳母的責任和義務。
有人問,家是什么?在劉艷波的眼中,家是一份責任,家是彼此的真誠相待,家是溫暖的港灣。他擁有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有和藹可親的老人,有勤勞善良的妻子,還有活潑可愛的兒子。因為有了溫馨的家,生命中的每一個日子,對他來說都很美麗。他和妻子結婚于2002年,因為妻子要照顧年邁偏癱的母親,劉艷波要在外地做點小生意,夫妻婚后就過著兩地分居的生活。2004年,隨著兒子的出生,加上岳母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妻子太過操勞,他放棄了多年經營的小生意來到銀川,和妻子共同擔負起照顧岳母的責任和義務。
岳母年老體弱,半身不遂,癱瘓臥床已十幾年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平常都是妻子照顧,一家人的生活開支全靠劉艷波一個人。盡管忙碌,劉艷波總是利用工作之外的時間多陪岳母。每天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她身邊和她說話,問她有沒有不舒服,幫她端屎倒尿。每次全家人一起吃飯時,他和妻子總是先把好吃的菜往岳母碗里夾,讓她多吃點。外出時,會惦記著給老人帶衣服、吃的喝的。每次妻子給岳母洗澡,劉艷波都把岳母抱到衛生間洗完后再抱出來,和妻子一塊幫岳母穿衣服。到醫院檢查,他就背著老人樓上樓下跑,很多次岳母的口水都流到了他脖子里,劉艷波從不嫌棄,更不抱怨,像對親生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老人。這樣的悉心照料,讓老人體會到家庭的溫暖。
不光是照顧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劉艷波也更注重對兒子品德人格的要求。在家中,教育孩子尊重家長;在公共場所,要孩子自覺遵守公共道德,從小使孩子樹立愛心和正義感。為了發揚勤儉節約環保的美德,劉艷波家平時的淘米水都用來澆花、洗碗,洗完衣服的水用來拖地洗廁所,既節約了資源又清新了空氣。平時孩子把做完的作業本反面用來當算術草稿本,最后再用來包裹廢物。洗手時按時關掉水龍頭,不開無人燈……這些勤儉節約的美德何嘗不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在這樣的家教熏陶下,孩子勤儉節約,助人為樂,每一個愛心之舉,都得到了父親極大的肯定和夸獎。他們就是這樣,在平凡的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愛心,使孩子明白一個人的孝心和品德的重要性。
正是因為劉艷波不計回報的付出,這個家時刻都擁有著非同尋常的溫馨幸福。岳母逢人便夸:“小波好,小波真好!”一家人其樂融融,互敬互愛。他們還把這種和諧的氣氛帶到鄰里中,做到一家有事,家家幫忙,鄰居之間從不為家庭生活之類的事爭吵,從未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去年年底,岳母不幸去世,按照生前囑咐辦完了出殯,劉艷波一家很長一段時間都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中,因為老人的后半生幾乎都是在病床上度過的,他們希望老人在另一個世界幸福安寧,不再受疾病的折磨。
在劉艷波的這個家庭里,每一位成員都擁有一顆平凡的愛心,他們是世間最平凡的兒女、最簡單的父母,互幫互助,互敬互愛,用自己最真誠的方式攜手走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用各自的愛心構建了一個令人羨慕的最美家庭,因為有愛,所以幸福。
上一篇:《善作本,孝為先》優秀家風賞析
下一篇:《大義書重彩,真情暖人間》優秀家風賞析